不能讓美國看扁,石破茂放話跟特朗普鬥到底,中日關係給了他底氣

由 阿爾法軍事 發佈於 軍事

'25-07-10

中日關係轉好,給了日本跟美國繼續鬥下去勇氣。石破茂親自放話,絕不能在關稅談判上被美國看扁。

(石破茂放話,不能被美國看扁)

特朗普對等關稅的最後期限已過,他在幾天前向包括日本在內的22個國家,分別都發送了信函,將徵收不同程度的關稅,從8月1日起實施。

其中,特朗普最先點名的是日本,因爲在特朗普看來,與日本的貿易談判極其艱難,特朗普稱,將對從日本進口的商品徵收25%的關稅,如果日本反擊,將會遭到嚴厲報復。

原本外界以爲,在特朗普的極限施壓下,日本可能也沒辦法挺下去了。然而誰也沒想到,7月9日,也就是在特朗普致函後的第二天,石破茂再次發聲。

他在一次爲自民黨參議院選舉候選人拉票的街頭演講中表示,“與美國的關稅談判是賭上國家利益的戰鬥,怎麼能忍受被對方看扁?”

石破茂還強調,就算日本是美國的盟友,政府也要保護應受保護的事物。

同日,日本自民黨一位高官也在一次集會中表示,特朗普對日本使出的手段極其惡劣,簡直是欺人太甚。

石破茂政府此次在對美貿易談判中,態度之強硬堅定,也超出了外界的想象。

(日本的強硬,超出外界想象)

一方面,石破茂政府確實不能輕易對美國妥協,因爲日本汽車產業就是他們的經濟命脈,而美國卻要他們打開國內市場,擴大進口美國汽車,同時還要對日本汽車徵收高額關稅。

石破茂政府只有擺出強硬姿態,纔有進一步討價還價的餘地,否則只會被美國喫幹抹淨。

中國已經給出了標準答案,日本不會看不到。

另一方面,則是與中國關係改善後,日本也有了鬥爭的底氣。

7月10日,東盟系列外長會舉行期間,日本外相巖屋毅再次見到了王毅主任。這是短短四個月以來,中日外長第二次舉行會晤。

時隔4個月後再見到巖屋毅,王毅主任說了一句話:近期雙方各層級各領域交流互動日趨活躍,兩國關係呈現改善發展勢頭。

這表明了,我們對近期中日關係的發展是肯定的,兩國關係正在向好發展。

(王毅主任見到巖屋毅,表達了一句肯定)

那爲什麼說與中國關係改善後,日本就有跟美國鬥爭的勇氣了呢?這也是有數據支撐的。

相關數據顯示,2024年前10個月,中國是日本最大的貿易伙伴、第二大出口市場。

美國雖然是日本第一大出口市場,但日本對華出口和對美出口的貿易數據其實相差不大。

2024年前10個月,日本對華出口貿易額爲1024.9億美元;對美則是1171億美元,二者相差還不到200億美元。

由此可見,只要與中國的關係搞好,即便與美國打關稅戰,日本面臨的經濟壓力也會緩解,不至於被美國牽着鼻子走。若是同時得罪中美,那日本的日子纔不好過。

同時,與中國關係改善,還能成爲日本在與美國談判中的籌碼。

歷史經驗表明,美日關係出現問題時,中日關係就一定會變好。

換句話說,若是中日關係開始變好,那我們就要看看是不是美國又在施壓日本了。

此次也一樣,石破茂政府受到了美國的關稅壓迫,又開始尋求與中國改善關係。

回看王毅主任這句話,實際上也是在變相地肯定了日本對美國關稅霸凌沒有妥協的做法。

(中國是日本第二大出口目的地)

畢竟我們知道,美方在與其他國家的貿易談判中,也習慣夾帶私貨來針對中國。

日本沒有妥協,就說明了沒有答應美方的要求,沒有損害中國的利益,那中日關係自然也不會受到影響,將會持續改善發展。

當前的美日貿易爭端,本質上是一場關於國家尊嚴與核心利益的較量。

石破茂政府的強硬立場不僅是對美國貿易霸凌的正當反擊,更是因爲在特朗普的領導下,美日之間更深層的矛盾已經暴露。

中日關係的持續回暖,則是爲日本提供了重要的戰略緩衝和經濟迴旋空間,使得日本在與美國的貿易談判中獲得了更大的議價能力。

王毅外長對中日關係“改善勢頭”的肯定,或許也隱含了對日本堅持戰略自主的認可。

當然特朗普的極限施壓還沒結束,日本能否堅持到最後,對石破茂政府仍然是一個艱難考驗。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