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太平洋空軍司令帕帕羅上將最近一句話炸了鍋:“中國戰機數量已經超過我們,高性能戰鬥機領域,我們被超越了!” 這話可不是隨便說說,殲-20隱身戰機列裝超200架,比美國能用的F-22多了快三倍;空警-500預警機雷達探測470公里,碾壓美軍E-3;霹靂-17導彈射程400公里,直接讓美軍的AIM-120D成了“短腿貨”。
爲啥中國戰機突然這麼猛?

想想二十年前,咱們的主力還是殲-8,面對美國F-22連影子都摸不着。如今殲-20從首飛到列裝只用了6年,而美國F-35折騰了15年。2024年洛馬公司F-35交付量短缺53架,中國卻以每年80架的速度“下餃子”,成本還只要F-35的三分之一。這背後是工業體系的全面爆發——從稀土材料到航空發動機,100%自主可控,連美國F-35的渦輪葉片都得依賴中國稀土。
更絕的是體系作戰。空警-500預警機指揮殲-20和無人機羣,實時共享數據鏈,鎖定目標到導彈發射只要30秒。去年臺海演習,殲-16機羣在強電磁干擾下玩出“跨區機動+導彈齊射”,美軍觀察員當場傻眼:“這戰術素養,和我們實戰沒兩樣!” 而中國飛行員年均訓練160小時,王牌部隊飆到300小時,美軍呢?80小時封頂。

六代機?中國已經首飛了!
當美國F-47還在PPT上吹“未來戰機”時,中國兩款六代機去年底就上天了。成飛的殲-36三發推力41噸,速度超3馬赫,隱身做到360°無死角;沈飛的型號直接取消垂尾,靠等離子技術讓雷達波“有去無回”。
最狠的是武器——9馬赫高超音速導彈,射程1000公里,從大氣層邊緣俯衝下來,現有反導系統根本攔不住。反觀美國F-47,鴨翼設計拖累隱身,變循環發動機卡在實驗室,單機成本還飆到3億美元,比殲-36貴一倍。

福建艦+殲-35,海上新殺招
央視前幾天“不小心”曝光了沈飛廠房裏一排綠色殲-35,雙發設計比F-35C單發更安全,載彈8噸,作戰半徑1300公里。配上福建號電磁彈射,中國三航母戰鬥羣直接對標美軍核動力編隊。美海軍研究協會報告直白承認:“福建艦的殲-35+空警-600預警體系,已形成西太平洋最完整攻防網。”

俄烏戰場上,俄羅斯用射程300公里的R-37M導彈遠程狙殺蘇-27,顛覆了“代差決勝”的老套路。而中國早看透這點——殲-20帶着霹靂-17專打“超視距殲滅戰”,預警機指揮無人機蜂羣掃蕩殘敵。美國空軍參謀長奧爾文嘆氣:“我們可能正輸掉技術競賽。” 從埋頭追趕到昂首超越,中國戰機的逆襲,靠的是全產業鏈的狠勁,更是被逼出來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