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靈戰艦東亞行!美海軍搬出“花瓶武器”,055默默數導彈​​

由 科學知識點 發佈於 軍事

'25-07-11

美國海軍最貴的“花瓶”來東亞遛彎了!7月7日,造價79億美元的朱姆沃爾特級驅逐艦“邁克爾·蒙索爾”號(DDG-1001)首次停靠日本橫須賀軍港,距離中國東海僅一步之遙。這艘號稱“未來戰艦”的龐然大物,頂着兩門打不出炮彈的“無用大炮”,擺出一副威懾架勢。可明眼人都想問:​燒錢造個擺設,美軍圖啥?​​ 今天咱們扒開它的科幻外殼,看看這場“高科技舞臺劇”背後的真實算盤。

“無用大炮”的尷尬:80萬美元一發的天價玩具​​

朱姆沃爾特級驅逐艦長得確實唬人——1.4萬噸的塊頭,全身斜面設計,雷達反射面積比漁船還小,活脫脫從科幻片裏開出來的“海上幽靈”。但它的核心武器兩門155毫米先進艦炮(AGS),卻成了全球海軍圈的笑話。

爲啥?專用炮彈太燒錢!每發“長程陸攻彈”造價80萬美元,堪比一枚戰斧巡航導彈。美軍原計劃給3艘朱姆沃爾特配滿彈藥庫,光填彈就得花30億美元,乾脆一拍桌子:“這炮咱不玩了!”結果主炮杵在甲板上,彈藥庫空空如也,被網友調侃爲“史上最貴裝飾品”。

改裝計劃畫大餅:高超音速導彈還在PPT裏​​

眼看79億造的“高科技花瓶”要爛手裏,美軍一拍腦門:“拆炮換導彈!”按照計劃,“邁克爾·蒙索爾”號返美后會拆掉一門艦炮,裝上4座直徑2.2米的APM發射管,塞進12枚CPS高超音速導彈。這導彈號稱射程2700公里、速度15馬赫,專爲突破中國反介入體系量身定製。

​​但問題來了:導彈呢?​​ 截至2025年7月,CPS導彈試射屢次失敗,連美軍自己都承認“最快要2027年才能測試”。這次來東亞,艦上依舊扛着那門啞火炮,高超音速導彈連影子都沒有。說白了,這就是個“半成品走秀”。

威懾中國?不如說是給解放軍“送數據”​​

美軍把朱姆沃爾特開到中國眼皮底下,明面說是“回應雙航母穿越第二島鏈”,實則想秀一把隱身肌肉。可他們忘了——東海和南海是誰的主場!

從關島到橫須賀,中國815A電子偵察船一路“貼身陪伴”,朱姆沃爾特的雷達信號、電磁特徵、隱身外形全被扒了個底朝天。有網友神點評:“這哪是威懾?分明是給解放軍反隱身數據庫免費投餵!”更扎心的是,朱姆沃爾特連中國054B護衛艦都比不過:後者裝備S波段旋轉盾雷達,具備中遠程防空能力,而朱姆沃爾特因閹割了S波段雷達,連區域防空都搞不定。

中美戰艦對比:紙上雄獅 vs 實戰猛虎​​

看看美軍“科幻戰艦”的窘境:

​​燒錢無底洞​​:單艦造價從22億飆到79億美元,比航母還貴,原計劃造32艘,最終只湊出3艘。

​​戰力打折​​:動力系統故障頻發,出勤率低,連反艦導彈都沒配。

​​生存焦慮​​:即便未來裝上高超音速導彈,敢進東風-26的射程圈?055的防空反導系統正等着呢。

反觀中國055大驅:

​​火力碾壓​​:112單元通用垂髮,反艦、防空、反導、對陸全能打,雙波段雷達全域感知。

​​量產爲王​​:已服役8艘,更多在建,形成完整打擊集羣。

​​成本控制​​:單價約10億美元,不到朱姆沃爾特的1/8,真正“好用不貴”。

一句話總結:​​朱姆沃爾特是美軍“戰略焦慮的手辦”,055纔是實戰派的海上重拳​​。

朱姆沃爾特這趟東亞之行,表面是秀肌肉,實則暴露了美軍的深層困境——​​技術冒進燒錢,實戰轉化乏力​​。一門打不響的炮,一套裝不上的導彈,三艘孤零零的“科幻花瓶”,拼湊不出真正的威懾力。而中國海軍的底氣,來自055大驅的鋼鐵洪流,來自反隱身技術的默默升級,更來自“你擺拍你的,我發展我的”的戰略定力。

未來就算朱姆沃爾特真裝上高超音速導彈,在東風快遞和055的立體防線前,也不過是移動靶船。這場博弈的結局早已寫在浪濤裏:​​霸權焦慮造不出勝利,腳踏實地才能築牢海防銅牆鐵壁​​。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