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機之間的空戰,又發生在了俄烏戰場上。大家來看這張照片,照片裏是俄羅斯的一架無人機。當時,烏克蘭的一架無人機在俄羅斯無人機的上空拍到了它——發現之後,烏克蘭的無人機就直接撞擊了這架俄羅斯無人機,導致其無法完成任務。這就開闢了無人機打無人機的先例。

實際上,各位朋友,在俄烏戰場上,不光烏克蘭的無人機打擊俄羅斯的無人機,俄羅斯的無人機也在干擾烏克蘭的無人機。俄羅斯無人機是怎麼幹擾的呢?它會飛到烏克蘭無人機的上方,然後往下放一根有一定分量的繩子,直接用這根繩子去“挑撥”烏克蘭的無人機,干擾其飛行軌跡。

結果就是,當烏克蘭的無人機被繩子纏繞,尤其是螺旋槳被纏住之後,俄羅斯的無人機就會放下繩子,不再牽引,烏克蘭的無人機便會墜落在地,而俄羅斯的無人機則可以返航。回去之後幹什麼呢?再裝一根繩子,去“挑撥”下一架烏克蘭的無人機。這就是我們看到的,俄烏戰場上雙方無人機之間的相互博弈。
相比之下,俄羅斯的無人機看似更“聰明”一些:它不需要直接撞擊,以“動能殺傷”(KKV)的方式摧毀對方,同時犧牲自己;俄羅斯的無人機能讓對方的無人機完蛋,自己卻還能保全,這纔是高明之處。

回去換根繩子,繼續“挑撥”下一架無人機——但這能算是無人機之間的空戰嗎?從表象上看,從地面上的人視角來看,確實像是無人機之間的空戰。但從實際角度來說,這其實是兩架無人機背後操作人員的一場“遊戲”:就像打遊戲一樣,兩個操作人員各自拿着無人機的操作杆,彼此鬥法,看誰更厲害。所以各位朋友,俄烏戰爭期間,大家看到的這種無人機大戰其實還是比較精彩的。
當然,未來如果無人機真的具備了人工智能,那麼背後操作員的任務或許就能減輕一些,不過這還需要一定的時間加以累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