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杭大運河歷經千年依然在發揮着水運黃金航道的作用,從山東濟寧到江蘇、浙江,跑船人在這條運河上重複着枯燥單調的日子,對他們來說船就是家,家就在船上。

大運河上的船隊
這是大運河江蘇段行駛中的船隊,行話也叫“一條龍”,整個船隊有10艘船組成,包括前面的兩艘拖船,一大一小,以及後面8艘貨船。這種由拖輪牽引的船隊以前只有拖輪上有電力,後面的駁船夏天熱的像烤箱一樣,夠船員們受的了,現在不知道條件改善了沒有。

船隊
兩艘拖輪在前面提供航行的動力,拖着長長的船隊行駛在大運河上,一般時速只有幾公里,速度很慢。如果有別的船跟在後面想超過去都困難,尤其是運河上船多的時候,只能跟在後面慢吞吞的走,到了船少的河段才一鼓作氣超過去。

跑船人,還有小狗
大運河上的跑船人很苦,在二三十年以前運河上行駛的船舶比較狹小,有些艙室甚至還沒有一張雙人牀大。那個年代的小拖輪更窄小,艙室裏佈置的跟火車硬臥差不多的上下牀,還要忍受着柴油機的轟鳴聲,那時候跑船真是辛苦。
現在大運河上的跑船人普遍都是夫妻搭檔,丈夫負責開船,妻子負責後勤。忙的時候還要配合裝貨卸貨,閒的時候就上岸去買菜逛街,更多的時間都在慢慢的熬。他們從年輕小夥和姑娘,逐漸變成中年、老年,實在幹不動了纔會賣掉船回到岸上生活,從此告別了大運河上的生活。

跑船人家
這就是跑船人的不容易,希望他們多跑、多拉貨、多賺錢、早點回到岸上跟家人團聚,他們掙的都是辛苦錢,值得被更多人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