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條讓你醍醐灌頂的人性真相!

由 職場韜略 發佈於 職場

'25-07-22


01 你值得被幫,才能獲得幫助

如果別人有能力幫你,但是卻選擇不幫,那大概率是別人認爲你不值得被幫助。

人們在決定是否幫助一個人的時候,看的不是這個人有多麼禮貌與客氣,而是這個人值不值得被幫助;也就是說,如果幫助了這個人預期可以獲得正向收益,那人們就傾向於幫忙,否則反之。

這其實也告誡我們:人脈關係的本質是價值交換,你若是沒有實力,那將很難獲得幫助。


02 管理的最高境界是一切皆可利用

在真正高明的領導眼中,所有下屬都是可以被調動和使用的,關鍵要看怎麼去“利用”。

比如,一個人性子急躁,那當領導遇有挑釁自己權威的人時,就可以利用這個性子急躁的人去“衝鋒”,從而製造矛盾並制約某些人。你看,領導沒有收拾誰,但卻間接地耍了手段,讓挑戰權威的人受到了教育。

同樣的道理,很多領導也都會親近並利用“小人”,畢竟“小人”也有其獨特的利用價值。


03 你不好欺負,纔不會受到欺負

人性都有欺軟怕硬的特點,你若是顯得好欺負,那別人就會不自覺地想要欺負你。

如何才能顯得不好欺負?非常關鍵的一點,就是一定要明確自身的底線,不要做無原則的好人。當好人當得過分了,那就會變成“老好人”,不僅不會得到別人的尊重,還會“縱容”別人變本加厲。

行走社會和職場,不要隨便釋放你的善意,特別是當你還不知道對方是人是鬼的時候。


04 把醜話說到前面,是一種智慧

凡是喜歡把醜話說到前面的人,都能最大化地促進合作,因爲人性有時候確實需要“約束”。

你把醜話說到前面,那別人心裏就會有所顧忌,倘若對方一意孤行違背所謂的合作原則,那你後續翻臉不認人對方也不能說什麼。說醜話的過程,其實就是強調合作規則的過程,有利於促使對方遵守規則。

信任這個東西不要隨便給,你一定要“先小人、後君子”,一定要假定對方是不值得信任的。


05 任何事情,都應該從利益出發

受人性特點的影響,一個人可能會違背原則、道義等,但絕不會違背其自身的利益。

也就是說,人們在謀事處事的時候,都會無形地權衡利弊。你看到的是別人不講感情和道義,實際上只是別人爲了謀求其立身的利益而已。從利害關係和利弊影響的角度分析研究,任何事情你都能看的清楚明白。

我們常說,不要輕易挑戰人性,意思就是說,很多時候還是要用利益去引導別人的行爲。


06 即便是好脾氣,也要有限度

在這個充斥着人性和利益的時代,很多時候你越是懂事善解人意,就越是沒有人心疼你。

會哭的孩子有糖喫,面對資源和機會,你若是不哭不鬧不爭取,哪怕你工作乾得很好,哪怕某些東西本就應該是你的,你也大概率得不到。爲什麼?因爲你的脾氣太好了,因爲別人賭的就是你會隱忍和退讓。

任何時候,都不要去觸碰人性的弱點,就像好脾氣要有限度一樣,否則只會讓你不斷喫虧。

專欄
制勝職場100計
作者:職場韜略
¥199
7人已購
查看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