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業態深度融合 “人氣流量”激活“消費增量”

由 央視財經 發佈於 財經

'25-07-16

(央視財經《經濟信息聯播》)眼下正是暑期,文旅市場“熱”力全開,成爲帶動消費的重要引擎。上半年,國內文旅市場也出現不少創新多元的消費新場景。您可以跟着書本去旅行,也可以跟着電影去旅遊,還可以現在就出發,跟着一場球賽去旅行,走,馬上跟隨鏡頭去看看!

總檯央視記者 楊紫薇:江蘇常州奧體中心體育場整個場館最多可以容納41000人。7月20日,常州隊將在這裏主場“迎戰”徐州隊。從5月份開賽以來,“蘇超”熱度持續攀升,單場上座超過6萬人。

足球場化身成爲城市“會客廳”,江蘇的各個城市也通過一系列促消費的舉措,吸引大批觀賽遊客走進景區。例如在比賽過程中提供過仿真恐龍“拉拉隊”的中華恐龍園,7月以來的景區客流量和營業收入同比增長了約80%。暑假期間,景區推出了一系列巡遊活動,豐富遊客在這裏的遊玩體驗。

夜幕降臨,白天的暑氣漸消,取之而來的是點燃的夜經濟。大家喫着燒烤喝着啤酒,坐在一起通過大屏觀看賽事直播;此外,各大商業街區也通過打造“足球+美食+購物”等多元的夜間消費場景,將賽事IP轉化爲激活夜間消費的“超級接口”。

眼下的江蘇,全域都是文旅賽場,24小時消費熱力在線。兩個月以來,“蘇超”早已超越足球競技本身,成爲江蘇13個城市串聯文旅資源、激發消費潛力的有力引擎。據江蘇省體育產業集團預測,整個“蘇超”賽季將創造超3億元的綜合經濟效益,江蘇省平均每個城市將增收兩千多萬元。

上海師範大學旅遊學院教授 宋波:以一張球票來帶動喫住行遊購娛的全產業鏈的消費,以各個地方文化符號,賽事加文化、賽事加旅遊、賽事加美食的方式,營造了很好的可體驗、可互動、沉浸式的消費場景。

不止在體育競技領域,多元業態的深度融合正不斷給文旅市場帶來創新的活力和持續的動能。今年上半年,現象級動畫電影《哪吒之魔童鬧海》不僅在全球拿下159億元人民幣的票房,助推中國電影出海取得近20年來的最好成績,還帶火了相關衍生品的開發和銷售,截至目前已實現了幾百億元的正版銷售額。多地還推出票根經濟,一張《哪吒2》電影的票根,就能實現景區、餐飲、演出等場景的優惠聯動,解鎖出新的文旅消費模式。

中泰證券互聯網行業首席分析師 康雅雯:後期我們也看到一些電影的拍攝空間,把它打造成一些研學文旅類似的產品,所以我們認爲整個產業鏈下來,既可以延長電影影響力的生命週期,同時還可以增加線下文旅的增量、活躍度、市場空間。

在文旅融合的大趨勢下,今年以來,很多地方也在巧妙而深入地發掘非遺文化的獨特魅力。作爲申遺成功後的首個“非遺春節”,蛇年春節期間,江西景德鎮、安徽銅陵、四川自貢等地旅遊訂單量都出現明顯增長。

各地圍繞非遺紛紛推出沉浸式旅遊項目。在一些古鎮和古村落,遊客可以觀看舞龍舞獅、非遺魚燈巡遊等表演;還能體驗刻紙、漆扇的製作,深度感受當地的風土人情。

據統計,今年春節期間,“非遺遊”的熱度同比增長約四成。此外,今年端午假期期間,國內非遺集市相關的攻略訪問量同比增長超三倍,民俗體驗類目的地預訂增幅超四成。

“蘇超”的好球、哪吒的“鬧海”以及非遺的煥新,都在向我們展示傳統文化是取之不盡的寶藏,文旅融合市場蘊藏着巨大的潛能。只要不斷創新、積極拓展,串聯起各個業態、要素,秉持“全域就是主場”的理念,文旅的流量就能轉化爲實實在在的消費增量和持續發展的強勁的發展動能。

轉載請註明央視財經

編輯:王昕宇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