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財經《經濟信息聯播》)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育兒補貼制度實施方案》。對於國家首次發放的大範圍、普惠式的育兒補貼,專家表示,這是我國積極應對人口變化的重大民生舉措,體現了國家對家庭生育的社會價值的尊重和認可。

中國人民大學人口與健康學院副院長 楊凡:生育補貼是在世界範圍內廣泛使用的一種生育支持政策,它可以說是僅次於產假以外的第二大生育支持政策,它對生育率有正向的影響,根據這些已實施育兒補貼國家的經驗來看,育兒補貼每個月的標準在各國人均GDP的2%到8%之間。我們國家這次也參考了這樣的空間設計,現在的標準在人均GDP的3%到4%之間。
專家表示,此前我國多個地區也出臺過育兒補貼政策,補貼發放對象大多集中在二孩、三孩家庭。而此次國家育兒補貼制度的亮點,是實現了一孩全覆蓋。經測算,該政策預計每年將投入約1000億元到1200億元,由中央財政直接安排,綜合考量了改善民生的需求和財力保障的可持續性。

中國人口發展研究中心戰略研究部研究員 袁濤:財政資金走的是均等普惠性,它更強調的是兜底普惠公平性。如果從經濟效用價值上去衡量,等額的補貼對於收入越低的人羣,它的經濟效用是越大的。
專家建議,在育兒補貼制度的實行過程中,要加強對家庭生育養育成本的評估監測,爭取實現與補貼標準一定程度的聯動。未來還需多方面政策協同發揮作用。

中國人民大學人口與健康學院副院長 楊凡:比如教育、醫療、住房等經濟支持政策。除了經濟支持政策以外,還有服務、時間支持,文化建設等各個方面。所以肯定是要打組合拳,發揮出“1+1>2”的公共政策協同效果。
轉載請註明央視財經
編輯:潘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