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印度從中國偷高科技,盾構機、特高壓、光伏都不放過

由 是史大郎 發佈於 財經

'25-08-01

作者| 史大郎&貓哥

來源| 是史大郎&大貓財經Pro


印度有一個目標,就是2025年,GDP要接近5萬億美元,要超越日本,成爲全球第4,所以製造業要上來,現在蘋果手機的出貨量,印度已經超過咱們了,他們還不甘心,要讓印度成爲高科技大國,雖然以前他們在仿製藥和軟件上乾的不錯,但其他領域實在乏善可陳。


但印度很雞賊,它就想走捷徑,在好幾個領域開始想方設法從中國偷技術。


比如說,中國的盾構機就被他們看上了,印度花了10億美元,買了8臺中國盾構機,但其中有一臺,印度要求以分拆成零部件的方式運到孟買。


本來,這也沒問題,咱們很熱心,得派技術人員上門安裝,教他們怎麼使用,結果呢,印度的操作也很絕,不給技術人員發籤證,理由是“安全問題”


然後,他們按照中國給的說明書,自己鼓搗起來。


想幹啥呢?其實就是拆解學習,然後復刻,“鄰居賣法拉利,我們爲什麼要從發明輪子開始”。


結果,拆完了,複製沒成,核心模塊也壞了,液壓系統失控,那臺樣本機都沒安裝成功。


連外國網友都看不下去了,把這事兒編成了笑話,“你們搞砸了,機器壞了,安裝好之後,多了上千個零件”。


後來更絕,印度建高鐵開始買德國的盾構機,但是因爲在中國發貨,它還想不付款就發貨,結果被中國識破,扣下了盾構機,一手交錢一手交貨。


印度還想把這事兒搞成國際爭端,結果當然是他自己理虧了,沒人理這個茬。


後來印度國產盾構機咋實現的呢?


德國的海瑞克在印度建了一個工廠,然後零件在印度組裝,然後就是印度“國產盾構機”了。


但是呢,這就影響了他們高鐵的建設。


2015年,印度的孟買-艾哈邁達巴德129億美元的高鐵項目就獲批了,高鐵是一個精密項目,但是印度的高鐵技術並不成熟,又是求助中國,又是求助日本的,但骨子裏,這倆他都不想依靠,想的就是拿到技術,搞“印度製造”的高鐵。


他們咋操作的呢?一邊來咱們這考察,一邊偷偷研究中國的高鐵技術。最後這個項目沒談攏,因爲日本橫插一腳,又是給低息貸款,又是承諾建設週期,印度以爲有利可圖,一拍即合。


原定高鐵今年就開通了,但截止現在,這個工程僅僅完成了2%。


一方面是因爲徵地問題、盾構機問題,工程進展緩慢;


另一方面就是雙方勾心鬥角,日本想把最新的“E10系”新幹線列車放到印度,印度不幹,說把印度人當試驗品了,確實也是,這列車日本自己打算2030年採用。印度要求自己製造部分列車,但日本堅持核心技術保密,就是不給,就這麼耽擱下來了。


印度的160km/h的“準高鐵”“致敬印度號”倒是挺早就搞了,但是第二天就撞了牛,本來他們跟咱們簽了合同,買火車輪子,結果出事故後不知道咋想的,毀約了,跑到烏克蘭買,結果趕上俄烏衝突,沒法交貨,結果呢?又向中國求助,真好意思。


至今,印度高鐵還沒見到完工希望。


高鐵技術不容易“偷來”,但是光伏,就是手拿把掐了。


去年,中國的光伏廠商天合光能,在美國提起了仲裁,要維護自己的TOPcon技術專利,而仲裁對象包括印度阿達尼綠能(Adani Green Energy)、阿達尼太陽能公司(Adani Solar)。


因爲阿達尼侵犯了天合光能在TOPcon技術的知識產權。


阿達尼是印度首富的公司,直接把TOPcon技術,當成自己的賣點,還出口,你說咋好意思的?


但是,這種官司也比較難打,天合光能的訴求是“某些 TOPCon 太陽能電池、模塊、面板、其組件以及包含這些產品的產品”,不能在美國銷售。


結果,現在也還沒結果。


還有的例子,就是特高壓,這是中國獨步天下的技術,90%的特高壓線都在中國,雅魯藏布江水電站開工,也是因爲有特高壓線,電才能輸送出去。


最近,保變電氣賣了印度子公司,90%的股權,1.37億的價格賣給了合作伙伴阿特蘭塔。


保變電氣在印度的遭遇,和其他中企遭遇差不多,“引進-收割-踢走”一條龍。


2011年,保變電氣和印度簽約,2012年成立了印度公司,佔股90%,印度的阿特蘭塔佔股10%,保變電氣肯定是看中了印度的市場,但印度看中的是技術。


簽約的時候,印度高興極了,古吉拉特邦發通稿,“要生產750kV-1200kV的設備”。


保變開始建廠、培訓、交流,但是印度也開始使絆子,工廠2017年才建完,然後就是連年鉅虧,直到賣身。


但是,阿特蘭塔就不一樣了,不僅拿到了印度官方訂單,還成爲Top10變壓器供應商,今年初還IPO了。


印度也宣稱,掌握了特高壓技術,兩條800kV的特高壓線路,構架和電壓跟中國類似。


然後,印度就開始吹起來了:

1、到2034年,投資5300億盧比,9條1100kV的特高壓線路;

2、計劃花105億美元,在3500米深的海底,建設一條1300km的印度到沙特和阿聯酋的海底特高壓電纜,向中東輸電。


再然後呢?就沒有再然後了,討論細節的時候,全是技術難題,會的已經被他們趕跑了,接下來的技術,要誰來培訓呢?


就這,還向中國看齊呢。


起碼在科技領域,差得不是一星半點,他們要模仿的,還是太多了。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