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僅在今日頭條發佈,原創內容請勿轉載
在當今經濟格局中,全球經濟受關稅戰等影響增速下調,中國經濟雖面臨出口拖累等挑戰,但政策空間與科技產業優勢凸顯韌性。
那麼,中國經濟能否在 “比爛” 世界中突圍?
就此問題,《聊一波》邀請摩根士丹利中國首席經濟學家邢自強,與聯辦總幹事王波明進行了深入探討。
在對話中,邢自強表示,儘管中國經濟面臨全球增速下調等挑戰,但政策空間與科技產業優勢凸顯韌性,只有持續加碼政策,才能在 “比爛” 世界中彰顯相對韌性。
邢自強:全球是一個 “比爛” 的世界,中國在政策空間上可能仍然有一定迴旋的餘地。自 4 月 2 日所謂的 “解放日關稅戰” 以來,大多數的國際研究機構及經濟學家均下調對全球經濟的判斷,原因在於美國對全球關稅的不確定性顯著增加。
舉例來說,我們對全球經濟增速的判斷是,去年底全球增長約 3.5%,而到今年底可能僅增長 2.5%。

王波明:這意味着全球經濟增速將下降一個百分點。
邢自強:沒錯,在此過程中美國經濟增速下滑更爲明顯。去年底美國經濟增長接近 2.5%,而我們認爲到今年底,美國經濟增速可能回落至 1%,中國當然也會受到影響。
剛纔您提到關稅問題,儘管我們有多種渠道逐步消化,但仍然可以通過經濟學分析框架來看:關稅實施後,我國出口至美國的商品價格略有上漲,美國消費需求隨之減少。
據此可推算,中國對美國的出口今年可能回落約 30%,進而對我國 GDP 增速造成約 0.9 個百分點的拖累。不過中國的優勢在於仍然有一定的政策空間。
王波明:去年中國整體順差約爲 1-0.9 萬億美元區間內,其中對美順差約 3600 億美元。而去年中國出口對 GDP 的貢獻約爲 1.5%。
邢自強:您說得非常正確,一方面出口量減少直接影響 GDP 貢獻,另一方面出口減少還會間接傳導至行業就業與居民收入,進而對內需消費產生影響。
因此,這些直接與間接影響加在一起,國際形勢及貿易摩擦不確定性可能對我國 GDP 增速造成 0.9 個百分點的拖累。
但第一,這一影響似乎比美國經濟所受影響略小,正如我剛纔所說的,大家對美國經濟增速的預期下調更爲劇烈。
第二,全球今年經濟表現均不佳,都受到了美國政策不確定性的影響,此時用一個較爲粗糙的比喻來說,全球就是一個 “比爛” 的世界。中國在政策空間上可能還有一定迴旋餘地。
比如從去年 9 月底開始,我國更重視打破低物價循環風險,開啓了擴大財政赤字、增強消費動力、完善社會保障網等舉措。如果這些舉措能繼續加碼,我認爲中國有望實現相對受損程度小於世界其他地區,在 “比爛” 的世界中,中國經濟的相對韌性可能會得以體現。
王波明:就中國消費而言,目前前行仍然顯的比較艱難,尤其是 5 月份公佈的社會消費總額數據不是很理想,增速僅約 3% 左右。
邢自強:從大方向來看,相較於去年 9 月之前,當前中國宏觀經濟的整體敘事確實強了許多,改善比較明顯。這其中包含三層因素。
一是自去年 9 月以來,政策上更重視打破低物價循環風險,進行了諸多新嘗試,如提升財政對銀行的出資。正如您所說,無論是對銀行還是地方政府債務,中央政府已開始切實進行紓困,同時在消費領域也採取了補貼、刺激等新舉措,這是打破思維定勢的良好開端。

當然,在步伐與力度上可能還不完全足夠,仍然有待加強,這是去年 9 月以來的政策轉向。
二是大家對中國科技與產業類產業鏈能力的認知發生轉向。今年農曆新年期間 DeepSeek 模型橫空出世,讓人們覺得中國在 AI 領域能夠逐步實現彎道追趕。
DeepSeek 之後,人們還發現不僅是 AI 領域,智能駕駛、新能源技術、下一代電池技術以及人形機器人等領域均在崛起。甚至在醫藥生物製藥領域,中國也出現了所謂的 “DeepSeek 時刻”,就是能以極低成本實現微創新的靶向藥研發。
這些領域都彰顯了中國多年積累的人才紅利、上下游產業鏈集聚優勢以及民營企業的堅韌精神,積少成多、聚沙成塔,正逐漸在下一代產業革命與技術革命中發揮作用,中國的身影不可或缺。
這對中國本土企業及全球投資者而言,都是極大的鼓舞。過去 5 年,大家或許習慣了美國在創新領域的全球獨領風騷,認爲 AI 革命源自美國,卻忽視了中國在產業鏈從 1 到 100 的擴張規模化領域極具優勢。
正如歷史上 90 年代互聯網革命來自於硅谷,但真正實現從 1 到 100 的廣泛應用並誕生互聯網大廠,中國的移動支付等領域做得更好。因此,從這個角度看,大家對中國科技能力的認知正在發生轉變。
三是今年二、三月以來,美國新一屆政府的一系列政策給全球經濟帶來巨大不確定性,甚至引發了關於是否開啓美國經濟例外論、美元資產一枝獨秀論 “去魅” 過程的。
過去 5 年,大家習慣了美國 “贏家通喫、強者恆強”,比如美元資產、美債、美股往往吸引全球大量資金流入。而如今面臨諸多政策不確定性,人們開始討論是否需要進行多元化配置,在此過程中,中國又進入了大家的視野。
這三項重大變化均有利於今年中國宏觀敘事的改善,因此整體情況肯定比去年更強。但回到具體現實,您提到的中國低物價循環下消費相對疲弱的問題依然存在,柴米油鹽醬醋等生活層面的現實狀況仍較爲嚴峻,因此當前存在着美好的宏大敘事與嚴峻現實之間的矛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