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想幹嘔卻吐不出?可能是咽喉、腸胃在“求救”,別忽視

由 民福康養生堂 發佈於 健康

'25-07-08

乾嘔是一種想嘔吐卻吐不出東西的症狀,喉嚨裏像有東西堵着,一陣陣地往上湧,既難受又影響生活。其實,經常乾嘔背後藏着不少原因,從生理反應到疾病信號都有可能,找準原因才能對症緩解。

一、生理與生活習慣因素

1.懷孕引發的生理反應

對女性來說,懷孕後乾嘔是很常見的現象。懷孕早期,體內激素水平發生變化,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升高,會刺激胃腸道,導致噁心乾嘔,尤其是早上起牀後或聞到特殊氣味時,症狀更明顯。這種乾嘔多在懷孕3個月後逐漸減輕,屬於正常的妊娠反應,不用太擔心。

2.不良飲食習慣

飲食不規律、暴飲暴食或喫太多油膩、辛辣、生冷的食物,會加重胃腸道負擔,刺激胃黏膜,引起乾嘔。比如空腹喫太多辛辣食物,辣椒素會刺激胃壁,導致胃部痙攣,出現想嘔又嘔不出的感覺;喫完油膩食物後立即躺下,也容易因消化不良引發乾嘔。另外,過度飲酒會損傷胃黏膜,影響胃腸功能,導致頻繁乾嘔。還有些人節食減肥,空腹時間太長,胃酸刺激胃黏膜,也會引起乾嘔。

3.精神心理因素

長期處於緊張、焦慮、壓力大的狀態,會通過神經反射影響胃腸道功能,導致胃腸蠕動紊亂,出現乾嘔。比如學生考試前、上班族趕項目時,精神高度緊張,可能會突然覺得噁心乾嘔,放鬆心情後症狀會緩解。此外,暈車、暈船也和精神緊張有關,乘坐交通工具時,內耳平衡器官受到刺激,信號傳遞到大腦,除了頭暈,還會引發乾嘔,下車後休息一會兒就能好轉。

二、咽喉與鼻部問題

1.咽喉部刺激

咽喉是呼吸道和消化道的共同通道,受到刺激很容易引發乾嘔。慢性咽炎患者的咽喉黏膜長期處於充血、敏感狀態,早上起牀後受到冷空氣、牙膏氣味或痰液刺激,就會出現乾嘔,還伴有喉嚨幹癢、有異物感。經常吸菸或處於空氣污染嚴重的環境中,煙霧、粉塵會刺激咽喉,導致乾嘔。用嗓過度,比如教師、歌手等職業人羣,咽喉疲勞也可能引發乾嘔。

2.鼻部疾病影響

鼻炎、鼻竇炎患者,鼻腔分泌物增多,會倒流入咽喉部,刺激咽喉引發乾嘔,這種情況叫“鼻後滴漏綜合徵”。患者總覺得喉嚨裏有黏液,想把它咳出來,卻容易刺激咽喉引起乾嘔,尤其早上起牀時症狀更明顯。此外,過敏性鼻炎患者接觸花粉、塵蟎等過敏原後,會出現鼻塞、流涕,同時伴有咽喉不適和乾嘔。

三、胃腸道疾病

1.胃部疾病

胃炎、胃潰瘍等胃部疾病是引起乾嘔的常見原因。胃炎患者的胃黏膜有炎症,胃酸分泌異常,會刺激胃壁,導致胃部不適、乾嘔,還可能伴有上腹痛、腹脹、反酸等症狀,進食後或空腹時症狀更明顯。胃食管反流病患者,胃內容物反流到食管和咽喉部,刺激黏膜,會引起乾嘔,尤其在飯後、彎腰或平躺時容易出現,還可能伴有燒心、胸骨後疼痛。

2.腸道與膽囊問題

腸道功能紊亂時,胃腸蠕動不協調,會導致食物消化吸收受阻,引起腹脹、乾嘔。比如腸易激綜合徵患者,情緒波動或喫了刺激性食物後,腸道功能紊亂,可能會出現乾嘔、腹痛、腹瀉或便祕。膽囊炎、膽結石患者,膽汁分泌異常,影響脂肪消化,喫了油膩食物後容易出現右上腹疼痛,同時伴有乾嘔、噁心,嚴重時還會嘔吐。

四、應對與緩解方法

如果是懷孕、精神緊張或不良飲食習慣引起的乾嘔,通過調整生活方式就能緩解。懷孕女性要少食多餐,避免接觸刺激性氣味;保持心情放鬆,通過運動、聽音樂等方式緩解壓力;養成規律的飲食習慣,少喫辛辣油膩食物,戒菸限酒。咽喉和鼻部問題引起的乾嘔,要積極治療原發病,比如慢性咽炎患者可多喝水、用淡鹽水漱口,鼻炎患者要及時治療,減少鼻腔分泌物對咽喉的刺激。如果幹嘔頻繁,伴有腹痛、反酸、體重下降等症狀,可能是胃腸道或肝腎功能異常,要及時就醫檢查,明確病因後進行鍼對性治療。

經常乾嘔可能與生理反應、生活習慣、咽喉鼻部問題、胃腸道疾病及其他疾病有關。偶爾乾嘔可能是暫時的生理反應,通過調整生活方式就能緩解;但頻繁乾嘔且伴有其他不適症狀時,要及時就醫,找出原因並治療。平時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心態,能減少乾嘔的發生。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