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率在100到120?分情況來看,正常異常一眼辨

由 民福康養生堂 發佈於 健康

'25-07-08

心率就像身體的“節拍器”,正常情況下穩定跳動,爲全身供血。不少人發現自己的心率在100到120次/分鐘,心裏難免犯嘀咕:這到底正常嗎?其實,心率是否正常不能一概而論,得結合具體情況來看。

一、先了解正常心率範圍

正常成年人在安靜狀態下,心率一般爲60到100次/分鐘。這個範圍是經過大量研究確定的,此時心臟既能高效供血,又不會過度消耗能量。兒童的心率比成年人快,新生兒心率可達120到140次/分鐘,1到3歲幼兒爲100到130次/分鐘,隨着年齡增長逐漸接近成人水平。

老年人由於心臟功能逐漸退化,心率可能偏慢,多數在60到90次/分鐘。運動員或長期堅持鍛鍊的人,心臟功能強大,每次跳動能泵出更多血液,安靜時心率可能低於60次/分鐘,甚至達到50次/分鐘,這也是正常的。

二、哪些情況中心率100到120次/分鐘是正常的

1.生理性因素導致的暫時升高

運動時心率加快是正常的生理反應。比如快走、慢跑後,身體需要更多氧氣和能量,心臟會加快跳動,此時心率達到100到120次/分鐘很常見,停止運動休息一會兒,心率就會慢慢恢復到正常範圍。情緒波動也會讓心率升高,緊張、興奮、憤怒時,體內會分泌腎上腺素等激素,刺激心臟跳動加快,可能達到100到120次/分鐘,情緒平復後心率會隨之下降。此外,喝濃茶、咖啡、飲酒後,咖啡因和酒精會刺激心臟,導致心率暫時升高,這也是正常現象,只要沒有不適,無需擔心。

2.特殊人羣的正常情況

孕婦在懷孕期間,爲了給胎兒供血,心臟負擔加重,心率會比孕前快10到15次/分鐘,孕中晚期心率可能達到100到110次/分鐘,只要沒有心慌、氣短等不適,就是正常的生理調整。兒童在玩耍、哭鬧時,心率很容易升到100到120次/分鐘,甚至更高,這是身體的正常反應,安靜下來後心率會迅速下降。比如5歲孩子跑跳後心率110次/分鐘,休息10分鐘後降到90次/分鐘,就屬於正常情況。

三、哪些情況中心率100到120次/分鐘是異常的

1.病理性因素引起的心動過速

如果在安靜狀態下,心率持續處於100到120次/分鐘,可能是疾病導致的。甲狀腺功能亢進患者,體內甲狀腺激素過多,會加速身體代謝,刺激心臟跳動加快,同時伴有怕熱、多汗、體重下降等症狀。貧血患者由於血液攜氧能力下降,身體爲了保證供氧,會讓心臟加快跳動,心率可能達到100到120次/分鐘,還會有面色蒼白、頭暈乏力等表現。此外,心肌炎、心律失常等心臟疾病,也會導致心率異常升高,通常還伴有胸悶、胸痛、心慌等不適。

2.持續升高且伴有不適症狀

成年人在安靜狀態下,心率長期維持在100到120次/分鐘,同時出現心慌、氣短、頭暈、乏力等症狀,就是明顯的異常信號。這種情況下,心臟長期處於“超負荷”狀態,會逐漸影響功能,需要及時就醫檢查。比如有些人長期睡眠不足、精神壓力大,心率持續偏快,雖然沒有器質性疾病,但屬於“功能性心動過速”,也需要調整生活方式,否則可能發展成更嚴重的問題。

心率在100到120次/分鐘是否正常,要看具體情況。運動、情緒波動、特殊人羣等生理性因素導致的暫時升高,通常是正常的;而安靜狀態下持續偏快,或伴有不適症狀,則可能是異常的,需要重視。如果發現心率長期處於這個範圍,建議做好記錄並及時就醫檢查,明確原因後採取相應措施。平時保持規律作息、適量運動、放鬆心情,有助於維持心率穩定,讓心臟這個“節拍器”始終正常工作。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