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睡不好,溼氣纏上身!做好這3點,睡覺都在嘩嘩排溼

由 健康之路官方 發佈於 健康

'25-07-20

今天(7月20日)正式入伏啦!一年中最熱的時候到了,此時自然界陽氣最旺,抓住這個黃金期祛溼,效果直接翻倍!

然而高溫高溼的天氣,也讓三伏天成了“失眠高發季”!最近小薇看到不少粉絲留言,說自己“入睡難”“睡不沉”:

“空調開着也不頂用,渾身燥熱像小火苗亂竄,翻來覆去到後半夜…”

“整晚睡睡醒醒三四回,剛迷糊天就亮了,白天昏昏沉沉…”

事實上,想要在三伏天有效祛溼,睡得好是關鍵!

三伏天養生根基:充足睡眠!

中醫常說:養生先養覺,充足睡眠是滋養氣血的關鍵。氣血充足,身體的代謝情況也好。

三伏天祛溼,需要依靠外界的陽氣和身體的氣血,二者共同作用,才能將溼氣更好地排出體外。

但要是晚上沒睡好,氣血不足,即使外界陽氣再旺盛,身體也會因動力不足而難以有效祛溼,效果大打折扣!

因此,三伏天祛溼根基在養好睡眠。充足睡眠補養氣血,才能爲祛溼提供充沛動力。

小薇結合中醫養生智慧,特別整理了這份「三伏安眠食養+養生操全攻略」,大家跟着小薇一起,輕鬆調理,喫好、睡好,溼氣自然排得更乾淨!

三伏養睡眠30天,關鍵做好這3步!

三伏安眠,重在順應天時!初伏、中伏、末伏氣候不同,調理重點也不一樣,總結下來就3個核心步驟——

初伏清熱養心、中伏祛溼安神、末伏潤燥補氣,大家一定要跟着以下順序,喫對,動對,養好睡眠爲祛溼築基。

第一步(初伏7.20-7.29):清熱養心,打好睡眠基礎

初伏氣溫躥升,暑熱侵擾加上心火旺盛,人特別容易心煩失眠。這時候要做的就是“滅火”——清熱養心,給睡眠打個好基礎!

1、降火安神:喫綠豆蓮子粥

綠豆清熱解毒,蓮子能清心安神,二者搭配煮粥,既能補充水分,又有助於平復心火,改善睡眠。

食材:綠豆25克,蓮子25克,大米150克

2、睡前:敲打膻中穴60次

左手握拳,敲打膻中穴(膻中穴位於胸口中心)30次,之後換右手握拳,敲打膻中穴30次可以寬胸理氣,調節煩躁的情緒。

第二步(中伏7.30-8.8):祛溼安神,助力睡眠安穩

中伏是三伏天裏最熱、最潮溼的階段,人容易渾身沉重、睡不踏實。這時候要重點“除溼”——祛溼安神,才能睡得安穩!

1、祛溼助眠:喫茯苓山藥粥

茯苓能健脾祛溼,山藥可補脾胃、安心神,煮成粥食用,既能健脾祛溼,又能安神助眠。

食材:山藥30克、茯苓(20克可磨粉)、粳米100克

2、睡前:手指按壓肚臍100次

用手指按壓肚臍(神闕穴),勻速按100次。肚臍是身體元氣通道,持續按壓能激活氣血,增強脾胃排溼的能力

第三步(末伏8.9-8.18):補氣潤燥,確保睡眠充足

末伏早晚溫差變大,氣候逐漸乾燥,人體陽氣開始收斂。這時候要“潤秋燥”——滋陰潤燥、補足氣血,才能睡得香、精神足!

1、補氣潤燥:喫黃花菜百合蓮子羹

蓮子清心安神、百合潤肺養心、黃花菜養血補虛,三者煮成羹,滋陰潤燥,補足氣血,睡眠自然穩。

食材:幹黃花菜50克、蓮子50克、鮮百合100克

2、睡前:做還陽臥15分鐘

平躺屈膝,腳心相對,膝蓋向兩側打開——這個動作能拉伸大腿內側,疏通肝經、促進氣血循環,躺15分鐘就能感覺渾身放鬆,沾枕就能睡。

平時容易睡不好的小夥伴們,趕緊收藏這份「三伏養睡眠攻略」,照着喫、跟着練,睡飽睡足,溼氣排光光,秋天少生病、冬天更有活力!

最後,別忘了給小薇點個 “贊”,把文章分享給家人朋友,一起在三伏天裏養出好睡眠、好身體❤️~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