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日起,北京市正式進入主汛期
也就是我們常說的“七下八上”時期
一年中降雨最多、最集中
且強度最強的時期
也是防汛防洪的最關鍵時期
“七下八上”爲何多雨?
這些汛期關鍵詞
和“我”有什麼關係?
一起來看↓↓↓
“七下八上”爲何如此多雨
這與副熱帶高壓有關。每年7月下旬前後,夏季風的北邊緣推進到了華北地區,同時,副熱帶高壓脊線穩定地維持在北緯25°以北,副熱帶高壓就像一個水汽“傳送帶”,藉助氣流把洋麪上的水汽源源不斷地向北輸送。暖溼氣流一旦與東移南下的冷空氣相遇,就容易形成強降水或持續性降水。
北方暴雨的產生也少不了地形“靠山”的推波助瀾:太行山脈呈南北走向橫亙於華北中部,是東部地區黃土高原與華北平原的天然分界線,對華北天氣系統特別是暴雨有着重要影響。
此外,“七下八上”也是西北太平洋颱風活躍的時期,由於颱風本身攜帶大量的水汽,一旦在“七下八上”防汛關鍵期北上,會造成防汛形勢陡然緊張。
“七下八上”等高頻詞
跟“我”有什麼關係?
氣象部門發佈的暴雨災害風險信號,按降雨程度分四級。

我該怎麼辦→

根據洪水量級及發展態勢設置的災害預警機制,由藍色、黃色、橙色、紅色四個等級構成。

我該怎麼辦→
如果被困,保持冷靜,轉移到高處,立即求援。無通訊條件的,製造煙火或用手電筒等發求救信號。尋找體積大的漂浮物自救。
暴雨導致城市低窪路面及小區、橋樑下穿隧道、深基坑、在建工地等極易發生積水。災害影響面廣、災害鏈複雜、城市運行危害大。

我該怎麼辦→
✅ 繞開積水區,遠離漩渦(可能沒井蓋);電車遇積水棄車逃生。
❌ 避免蹚水走路(水下可能有電或尖銳物),避免躲橋洞或樹下避雨,別硬闖積水。
山丘區溪溝中發生的暴漲暴落洪水,常伴發泥石流、山體滑坡等次生災害,具有突發性極強,有效預警時間短,避險轉移難度大。

我該怎麼辦→
✅ 要掌握“三看一聽”技巧,一看清澈溪流突然變渾濁,二看溪流水位急速上升,三看溪流水位驟降或斷流,一聽到轟鳴聲或悶雷聲,發現以上情況應儘快向溝道兩側高地撤離。
❌ 不要順溝谷逃命,不要開車逃生,不要貪戀財物。
江河洪水氾濫和當地澇水所造成的災害,具有波及範圍廣,持續時間長,造成損失大,發生頻繁的特點。
我該怎麼辦→
✅ 做好隨時撤離準備,沿指定路線到達避難所;有條件地區可組織當地人員進行巡堤查險。
❌ 避免到臨水區域活動,切莫貪戀財物錯過轉移時機,不得擅自返回危險區。
進入主汛期
注意防範,安全第一!
圖文來源:北京應急、北京發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