鴿掉日韓,魯比奧專程赴東盟見中國外長,特朗普迎來好消息?

由 邱震海 發佈於 熱點

'25-07-11

根據最新消息,7月11日下午,中國外長利用東盟外長會議中間的空當,與美國國務卿魯比奧進行了會談。

在距離8月12日這個中美關稅大限還剩近一個月時間裏,魯比奧終於如願以償。

當地時間7月10日,正在馬來西方訪問的美國國務卿魯比奧,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美國正在“推進”中美之間的會面,稱如果可能的話,他會和中國外長在東盟外長會期間舉行會晤。

據悉,此次訪問行程是魯比奧上任以來首次前往亞洲訪問,也是他上任以來首次與中國外長面對面會談。

不僅如此,根據此前報道,魯比奧此次亞洲訪問原本應該先去日本和韓國,但就在本月初動身前,美國國務院卻突然宣佈,魯比奧取消了日韓訪問行程。

魯比奧爲什麼突然取消日韓這兩個盟國的訪問?

衆所周知,當前美國和日韓的貿易談判陷入了僵局,且就在東盟外長會開幕前,7月7日,特朗普還宣佈對日韓徵收25%的關稅。

從這一角度講,魯比奧取消日韓訪問其實無可厚非,畢竟在已經徵稅的情況下,即便魯比奧到日韓訪問,也不會取得什麼實質性成果。

既然訪問日韓不會有成果,那麼他爲什麼還要訪問馬來西亞,參加東盟外長會?

要知道,特朗普不僅是向日韓徵了稅,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泰國、柬埔寨,以及老撾和緬甸都在被徵稅之列,而這些國家都是東盟成員國。

在這種情況下,魯比奧參加東盟外長會想要獲取成果難度可想而知。

但即便難度頗大,魯比奧還是堅持前往東盟,甚至將日韓這兩個盟友晾在一邊,這背後的原因很明顯只有一個——與中國外長會晤。

必須指出一點,除了魯比奧,美國近期其實一直在釋放尋求與中國進一步緩和關係的信號。

根據此前報道,6月28日,有美國官員曾放風,特朗普晚些時候將率領一個企業高層組成的訪問團來華訪問。

與此同時,特朗普也在近日表態,稱中美關係最近有一定改善。

從這個意義上講,魯比奧之所以堅持前往馬來西亞,尋求與中國外長會晤,一定程度上也是想先打探中方的態度,爲特朗普未來可能的行程做鋪墊。

鑑於這是特朗普上臺後,中美雙方外長的第一次會晤,此次會談可能很難取得什麼實質性成果,但只要這次會談不破裂,一定程度上就有助於進一步推動中美雙方高層進一步互動。

那麼,特朗普計劃的行程,有可能成行嗎?

當前,中美經貿談判正處於非常緊張、敏感的時刻,8月12日就是中美關稅寬限期到期時刻。

而就在當地時間7月8日,也就是魯比奧動身前往馬來西亞當天,美國商務部長曾放風,美國代表團將在8月初和中國方面舉行會晤,就貿易問題進行進一步的磋商。

現在中美外長已經實現會晤,從某種意義上講,美國商務部長放風的這場談判,可能就是中美領導人能否會晤的另一個重要指標。

#王毅會見魯比奧:望理性看待中國##魯比奧#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