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俄做不到的,中國做到了!5000公里外打航母,射程覆蓋第二島鏈

由 林伯南 發佈於 熱點

'25-07-11

說到現代戰爭,航母絕對是個大殺器,哪個國家有了航母,誰就能在海上橫着走。

可這幾年,中國搞出了個東風-27高超音速反艦導彈,直接讓這局面變了味。東風-27的射程非常遠,能從5000公里外打航母,覆蓋整個第二島鏈,甚至能威脅到更遠的美軍基地。

放眼全球,美國和俄羅斯都沒整出類似的玩意,被中國搶了先。

東風-27的技術有多硬核?

東風-27可不是一般的導彈。東風-27號稱能打5000到8000公里,從中國西北發射,別說第二島鏈的關島了,連夏威夷都得瑟瑟發抖。

第二島鏈可是從日本南部一直延伸到關島一帶的美軍防禦線,這射程直接把人家的後院都囊括進去了。

再來說速度,東風-27是高超音速導彈,最高能飆到15馬赫,平均速度也超過10馬赫。

1馬赫是音速,約每秒340米,10馬赫就是每秒3公里多,飛5000公里也就20多分鐘,12分鐘就能打2000多公里。美軍航母跑得再快,也躲不過這速度。

這導彈的彈道也很特別。

它用的是“助推-滑翔”技術,火箭先把它送上高空,然後彈頭在大氣層邊緣滑翔,軌跡還能變來變去,讓人抓不住。

美軍的“宙斯盾”系統和“薩德”反導系統,面對這種速度和機動性,基本就是抓瞎。

命中精度更是東風-27的殺手鐧。它用的是多重製導,慣性導航、衛星定位加上末端雷達,誤差據說只有幾十米。

在一次測試中,東風-27從西北發射,12分鐘飛了2100公里,精準砸中海上移動靶船,誤差小到嚇人。彈頭還能裝常規高爆彈或者穿甲彈,一發下去,航母不死也得殘。

跟美國比,“戰斧”巡航導彈射程才2500公里,速度還不到音速,跟東風-27完全不是一個量級。

俄羅斯的“鋯石”導彈倒是高超音速,但射程也就1000公里左右,精度也沒東風-27這麼變態。中國這技術,直接把反艦彈道導彈玩出了新高度。

東風-27是怎麼搞出來的

中國導彈技術能有今天,得提到錢學森,他是中國導彈事業的開山鼻祖。

當年他從美國回來,帶着“助推-滑翔”的理論,給中國導彈指了條明路。從東風-1到東風-27,幾十年下來,中國把導彈技術從零幹到了世界前列。

東風-27的研發大概是從2010年代開始的,之前東風-17和東風-26已經打下了基礎。

東風-17是高超音速導彈的先鋒,東風-26能打4000公里,已經讓美軍有點坐不住了。東風-27則是集大成者,把射程、速度和精度都推到了極致。

研發過程可沒少費勁。高超音速飛行,導彈表面溫度能上千度,材料得扛得住這種高溫;還有“黑障區”,速度太快信號都傳不出去,得解決通信問題。

中國科學家靠着計算機模擬、風洞實驗,一步步啃下了這些硬骨頭。

2023年2月25日,東風-27一次測試,直接從西北打到5000公里外的海上靶船,12分鐘命中,技術徹底成熟。這不是運氣,是幾十年積累的硬實力。

東風-27能幹什麼

東風-27的出現,對中國來說意義太大了。

首先,它讓中國在西太平洋的戰略底氣直接拉滿。以前美軍航母在第一島鏈外晃悠,就能對中國沿海指手畫腳,現在退到第二島鏈都不安全了。

5000到8000公里的射程,關島、夏威夷全在打擊範圍內,美軍想隨便秀肌肉,得先掂量掂量。

其次,這導彈的速度和機動性,把航母的“空間優勢”給廢了。航母再厲害,跑不過10馬赫,躲不開變軌彈道。

美軍現役的反導系統,攔截東風-27的成功率低得可憐。

美軍自己都承認,2023年的測試,他們全程盯着看,事後趕緊開會評估,結果就是:西太平洋的遊戲規則變了。

再說打擊能力,東風-27的彈頭可選性很強。

常規彈頭能打航母,核彈頭也能裝,穿甲彈更是一發就能讓航母歇菜。航母編隊再多護衛艦,也擋不住這玩意從天而降。這可不是嚇唬人,實戰化測試都證明了它的毀傷能力。

放眼全球,東風-27還改寫了海戰邏輯。

以前航母是海上霸主,現在有了東風-27這種“航母殺手”,各國都得重新想想怎麼打仗。中國有了這個利器,不光是保自己,還能讓那些想挑事的國家冷靜冷靜。

美俄跟中國的比較

美國和俄羅斯都是導彈技術的大佬,但在這事上還真被中國甩了一截。美國有“戰斧”導彈,射程2500公里,亞音速,面對現代防空系統已經有點力不從心。

高超音速武器美國也在搞,比如X-51A,但到現在還沒實戰化,反艦彈道導彈更是沒影。美軍靠航母喫飯,東風-27一出,他們的壓力可想而知。

俄羅斯的“鋯石”導彈是高超音速,速度能到8馬赫,射程1000公里左右,聽着挺唬人。

但跟東風-27一比,射程短了不說,精度和彈道機動性也沒那麼出色。俄羅斯在反艦彈道導彈上沒下太多功夫,更多是靠巡航導彈和傳統反艦導彈撐場面。

中國能領先,一是方向選得準,早早就盯着反艦彈道導彈使勁幹,從東風-21D到東風-26,再到東風-27,一步步升級,體系化發展。

二是技術積累夠厚,幾十年磨一劍,錢學森那輩人打的基礎,現在開花結果了。美俄在這塊要麼沒抓重點,要麼步子邁得不夠大,讓中國搶了頭籌。

結語

東風-27的橫空出世,是中國導彈技術的一次大突破。5000公里外打航母,射程覆蓋第二島鏈,這實力讓美俄都得側目。對中國來說,這不光是武器升級,更是戰略底氣的體現。

西太平洋的局面變了,全球軍事格局也得跟着調整。中國靠着自己的努力,硬是在導彈技術上幹出了別人幹不了的事。

這份自立自強,不光護住了國家安全,也給世界和平添了份保障。


參考資料:

1、東風-26進入火箭軍戰鬥序列:反應快打擊準射程遠 科技日報 2018-04-27

2、東風-26射程覆蓋第二島鏈 打海上目標或超東風-21D 人民網-軍事頻道 2015年09月07日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