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緣奪冠!中國女足的東亞杯結束了,米利西奇的“表演”纔剛開始?

由 上觀新聞 發佈於 熱點

'25-07-16

首戰被韓國隊逼平、次戰驚險戰勝中國臺北隊,末輪與日本隊互交白卷。7月16日,中國女足帶着這張在許多人意料之中的成績單,結束了2025東亞杯的征程。無緣奪冠,三場比賽,鏗鏘玫瑰留下不少值得回味的場面,有欣喜、有遺憾,也有無奈,主教練米利西奇也在球迷面前刷了一波存在感。接下來的日子,中國女足暫時偃旗息鼓,這位澳大利亞教頭,卻應該開始他的“表演”。

打造體系

與久爾傑維奇的中國男足類似,如今的這支中國女足,也面臨着重新打造戰術體系的課題。東亞杯三場比賽打完,外界已有聲音認爲米帥的戰術思路並沒有體現出來,這也從側面證明,51歲的澳大利亞籍教頭,需要儘快給這支中國女足,打上更鮮明的烙印。

中國女足主教練安特·米利西奇出席新聞發佈會 新華社記者 黃昕欣 攝

在中國女足戰績相對輝煌的時期,嫺熟的腳下配合和小範圍傳接球,是隊伍的法寶,也是在國際賽場上克敵制勝的利器。1999年女足世界盃期間,美國女足在每堂訓練課裏,都會針對鏗鏘玫瑰的傳球習慣和跑位進行專項防守訓練。2007年多曼斯基掛帥時,不惜體力的奔跑和高強度逼搶,成爲中國女足的鮮明風格。那兩次,旗幟鮮明的中國女足都在世界盃中交出令人滿意的成績單,可見找到自身“特色”乃至“標籤”,很多時候會成爲球隊前進的重要推手。

作爲澳大利亞足球體系培養出來的教練代表,米利西奇曾輔佐過歐聯杯冠軍教頭波斯特科格魯,其戰術風格也與熱刺舊帥頗爲接近——強調控球和比賽強度。不過在本次東亞杯比賽中,中國女足仍處於“夾生”的狀態,出現了不少非受迫性失誤,在與日韓的對抗中,也出現過階段性無法跟上對手強度的狀況,這都是米帥未來需要下大工夫的地方。“這次比賽的重點,是找到問題,不斷改進球隊的風格。”首戰前,米利西奇曾給中國女足的此次韓國之行定下這樣的目標,如今賽事畫上句號,澳洲教頭也是時候“對症下藥”了。

尋找核心

此次東亞杯,中國女足的名單囊括老、中、青三代,既有王霜、吳海燕這樣經驗豐富的老將,也有邵子欽、孫方欣這樣的新鮮血液,通過高強度比賽考察隊員的意圖比較明顯。如今賽事收官,確立這支隊伍的核心,尤其是後防核心成了擺在米帥面前的一大考驗。

中國隊球員汪琳琳(右)在比賽中拼搶 新華社發(全休相攝)

與韓國隊和中國臺北隊的比賽,鏗鏘玫瑰的攻擊手都展現出不錯狀態,以邵子欽爲首的鋒線屢有斬獲。然而與之形成對比的是,中國女足的後防線卻屢屢掉鏈子,首戰在上下半場補時階段均有丟球,讓幾乎到手的勝利溜走;次戰又在兩球領先的情況下一度被追平,套用一句流行語:前場還沒成萬花筒,後場倒先被“萬人捅”。考慮到隊長吳海燕已經年過30,尋找一位新的後防指揮官,已成當務之急。

“不論是在最後時刻丟球,還是領先兩球被追平,都是讓人失望的情況,我們必須確保之後不再犯同樣的錯。”與中國臺北隊賽後,米利西奇少見地說出這樣的“重話”,但改善防守除了要靠言語提點,更要在選人、訓練等多個方面拿出行動,這,就是對米利西奇和教練組的考驗了。

原標題:《無緣奪冠!中國女足的東亞杯結束了,米利西奇的“表演”纔剛開始?》

欄目編輯:沈毓燁 題圖來源:新華社 圖片來源:新華社

來源:作者:新民晚報 陸瑋鑫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