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簡單,印度開始反擊了。
這又讓特朗普鬧了一個大花臉。
前一天特朗普還宣稱,在他的強大壓力下,“聽說”印度將不再向俄羅斯購買石油,他將“拭目以待”。
後一天(8月2日),兩名匿名的印度高級官員就表態,印度政府政策沒有變,俄羅斯石油,印度照買不誤。
我看到,有西方媒體的標題就是,“印度無懼美國關稅重壓,將繼續購買俄羅斯石油”。
這不是故意讓特朗普難堪嗎?
印度沒辦法變,因爲這事關印度國家利益。
印度官員就表示,印度政府從“沒有指示石油公司減少從俄羅斯的進口”,而且,“這些是長期石油合同,不是一夜之間就能停止購買的。”
特朗普,你又鬧了個假新聞。這樣的軍國大事,也能搞“聽說”嗎?
這似乎也不能全怪特朗普。
我看了下,消息的源頭是路透社,還是所謂的“獨家消息”,稱印度不再買俄羅斯石油,一個依據是印度多家國有煉油廠,過去一週時間,都沒采購俄羅斯原油。
但按照印度方面的說法,減少採購併非因爲特朗普威脅,而是由於俄羅斯出口減少、印度需求穩定,以及俄油折扣降低等原因。

這樣的結果,特朗普肯定很失望。
之前,特朗普痛批印度不地道,還購買俄羅斯石油,宣佈對印度徵收25%的關稅,而且還要加徵罰金。
此外,他還威脅俄羅斯,如果10天內不和烏克蘭達成停火,將對俄羅斯實施制裁,即所謂二級制裁,誰買俄羅斯石油,就對誰徵收100%關稅。
反正,在特朗普眼裏,關稅是萬能的,沒有關稅是萬萬不能的。
誰在買俄羅斯石油?
按照外界的說法,最主要的三個買家,中國、印度、土耳其。
印度的比例,尤其高。
目前,印度是僅次於中國和美國的世界第三大石油進口國,俄羅斯也是印度最大的石油供應國。
數據顯示,2022年1月,印度從俄羅斯每天進口石油在6.8萬桶,同年6月,增加至每天112萬桶;最多的時候,超過200萬桶,有時比中國還多。
俄羅斯折扣石油,最高佔到了印度石油進口量的40%。
你想一下,如果斷絕俄羅斯石油,將對印度石油供應,以及整個印度經濟,帶來什麼樣的影響?
特朗普認爲印度是軟柿子,自己一施壓,印度就乖乖聽話,停止進口,真是想太多了。

更要看到,除了經濟利益外,還有複雜的地緣政治因素。
美國和印度關係不錯,特朗普以前見莫迪,總是又是擁抱,又是手拉手。
但印度和俄羅斯關係,更是長遠和深厚。
在冷戰時期,別忘了,蘇聯一直是印度的準盟友,美中站巴基斯坦,蘇聯站印度。大部分的印度武器,就來源於蘇聯,在印巴問題上,蘇聯還爲印度多次用過否決權。
普京和莫迪,也是見過幾十面的老朋友。印度外長蘇傑生就誇讚,印俄關係,是“世界政治中不變的常數” 。
我看到,有西方媒體就評價:
印度和俄羅斯這種在能源、軍事、核能和高層外交等多個戰略領域的深度相互依賴,構成了難以通過單一經濟槓桿(如關稅)瓦解的堅實基礎。這意味着美國的“額外懲罰”可能不足以從根本上改變印度的戰略考量,因爲切斷這些聯繫對印度而言將是巨大的代價。
所以,哪怕對特朗普打臉,印度也要澄清:俄羅斯石油,我們照買不誤。
這也不是印度第一次打臉特朗普。
之前,特朗普各種宣稱,正是他積極斡旋、施加壓力,印巴才最終停火。這讓印度怒不可遏,印度最反感就是在壓力下停火,特朗普你還哪壺不開提哪壺。
最後,印度公開澄清,停火與特朗普沒一毛錢的關係。很多印度人更破口大罵,特朗普你是個騙子。
這對心心念念想拿諾貝爾和平獎的特朗普來說,無疑更是一次公開打臉。
這還沒完。
此前,特朗普還宣稱:我不在乎印度怎麼對待俄羅斯,他們兩個可以聯手,搞垮各自的死亡經濟……
請注意,愛起綽號的特朗普,又給印度貼上了新標籤“死亡經濟”。
印度人豈能接受?這是對印度的公然侮辱。
我看到,印度總理辦公室發文回應:“印度經濟充滿活力和韌性” ,“莫迪經濟學不僅健在,而且是因保護主義而四分五裂的世界中唯一的亮點”。
這是不是又在對特朗普打臉?

最後,怎麼看?
還是粗淺三點吧。
第一,特朗普真想多了。
幻想着自己一施壓,印度就停止採購俄羅斯石油,真不知道特朗普是怎麼想的?
他對印度,是不是圖樣圖森破了?
有些事情,關稅能起作用;但有些關係,關稅還真起不到太大作用。
但這也將特朗普逼到了一個尷尬的境地。
接下來,該怎麼兌現諾言呢?
如果不能對印度實施“額外製裁”,那他所謂制裁俄羅斯,就是一句空話;如果能,那美印關係就會發生重大變化。
當然,對特朗普來說,實在不行,自己改變個措辭就行,反正他肯定贏了,而且贏麻了,印度更不在話下。
第二,戰略平衡正在打破。
印度,以前一直有個幻想,它能左右逢源。
用彭博社的話說,以前印度處於地緣政治的“甜蜜點”,一方面,它搞四方合作,與美國、日本、澳大利亞打得火熱;另一方面,與中國和俄羅斯一道,又都是金磚成員。
“這使得莫迪既能在白宮做客,也能訪問俄羅斯,與普京深化合作,但是,特朗普正在打破這一戰略平衡”。
當然,我們也不用迴避,印度一直是西方制衡中國的一個籌碼,一些印度人還很樂於當籌碼,獻上各種投名狀。
哪知道,特朗普上臺,根本不在乎所謂籌碼,你就是棋子,不按我的意見辦,我就狠狠侮辱你。
印度的神話正在破滅。

第三,惡人自有惡人磨。
我們中國人都知道,印度不是一盞省油的燈,莫迪更是一個博弈的老手;當然,特朗普不信邪,不佔到便宜不罷休。
怎麼說呢?
也算是棋逢對手將遇良才,莫迪贏學PK特朗普贏學。惡人自有惡人磨吧。
岔開說一句,印度和加拿大關係很糟糕,但印度和加拿大,卻成了難兄難弟。
加拿大最近就很沮喪,美國對日本、韓國、歐盟關稅是15%,但加拿大總是爲美國兩肋插刀,卻先被特朗普插上兩刀,徵稅35%。
加拿大前政府官員布萊恩·克勞就感嘆,其他國家選擇對美妥協,加拿大如今“孤軍奮戰”,“很遺憾,如今和中國一樣,加拿大成了唯一敢於對抗這位總統(特朗普)的國家”。
現在,會不會多一個印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