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垂尾戰機藏在教練-10身後,縮小版超級大黃蜂,要上福建艦?

由 航空知識王亞男 發佈於 熱點

'25-08-03

本文僅在今日頭條發佈,謝絕轉載

CCTV探訪中國航空工業洪都公司,此次探訪主角是國產教練-10高級教練機,結果機庫裏面1架雙垂尾教練-10卻悄然現身,直接搶鏡。

外界普遍認爲這架雙垂尾教練-10應該是教練-10艦載教練機,用於國產彈射航空母艦配套飛行訓練。此前外界曾經在福建艦飛行甲板上發現過該機模型,當時有人還認爲這個模型只是一個論證方案。

(教練-10艦載教練機疑似亮相,注意它換成了雙垂尾)

現在看來洪都不僅完成了設計工作,還至少製造了1架原型機,甚至有可能進行了試飛。

中國海軍需要艦載教練機

海軍福建艦即將服役,這是國產第1艘配備電磁彈射器的航空母艦,這樣就需要配套艦載教練機訓練艦載戰鬥機飛行員。

中國海軍現役2艘滑躍甲板航母沒有配套艦載教練機,只能採用殲-15艦載戰鬥機培養飛行員。由於航母起降,艦載機受力明顯大於岸基機場,頻繁執行這樣的訓練任務對於艦載戰鬥機使用壽命影響極大,成本也非常高。

電磁彈射對於艦載機的影響更大,因此中國海軍肯定不會再把寶貴的艦載戰鬥機用於彈射訓練,對於艦載教練機需求還是非常迫切的。

(教練-10爲了保證飛行性能,加高了垂尾)

教練-10是中國空軍和海軍航空兵新世紀主力教練機,該機性能優異,可以滿足第4、5代戰鬥機及更加先進戰鬥機飛行訓練的需求。

這樣從飛行訓練、後勤保障等領域通用角度出發,中國海軍艦載教練機在教練-10基礎上改進改型更具性價比。此次教練-10艦載教練機悄然現身,表明洪都公司對於艦載教練機也非常重視,希望能夠拿下這個型號,爲教練-10未來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改裝雙垂尾提高航母起降能力

教練-10艦載戰鬥機最大變化就是採用了雙垂尾,因此該機看起來與美國海軍F/A-18E/F“超級大黃蜂”戰鬥機有幾分相似。

這個變化主要原因可能是飛機重量增加,需要增加垂尾面積來保證飛行穩定性,艦載機在航母起降對於飛行穩定性要求更高。

教練-10本來垂尾高度就非常大,如果進一步增加面積,高度會更大,影響飛機在航母停放、佈列和調運。

因此技術人員採用了雙垂尾,既增加了垂尾面積,還降低了高度。飛機進行大迎角機動的時候,機身對於垂尾的遮蔽也減少了,可以說一舉多得。

【此前洪都申請的專利圖,可以看到教練-10艦載教練機換成了雙垂尾】

教練-10艦載教練機還進行了其他方面的改進,從洪都此前公佈的專利圖來看,教練-10在邊條翼上面增加了兩個小翼,這個小翼在意大利M346教練機上面也能看到。

這個小翼起到兩個作用,一個是起到翼刀的作用,後掠角一大缺點就是氣流沿展向分離,降低升力,翼刀是控制展向分離的手段之一,還有一點就是引導氣流方向,減少氣流衝擊垂尾,提高垂尾效能,也能提高垂尾使用壽命。

【專利圖還表明教練-10艦載教練機增加了兩個小翼】

【這張圖可以看到。教練-10邊條拉起的氣流直衝兩側垂尾】

從這裏我們可看到,教練-10艦載教練機是針對航母使用特點進行了適應性改進,重點提高了中低空飛行性能和機動性能,尤其是低空/低速飛行性能,方便飛機在航母上面起降,以提高飛行訓練效率。

由於教練-10艦載教練機性能較好,必要的時候還能擔負一定的作戰任務。從部隊反饋來看,飛行員認爲教練-10不僅是1架教練機,並且還可以替代殲-7這樣的輕型戰鬥機。

因此未來教練-10艦載教練機上艦之後,可以執行一些相對次要的作戰任務,從而減輕艦載戰鬥機壓力。

國產第一型艦載教練機

從國內教練機發展來看,教練-10艦載教練機具備較大的優勢,首先是技術更加先進、可靠,教練-10直接競爭對手是教練-9,後者技術水平相對落後,改裝艦載教練機難度較大,航母飛行員培訓顯然上艦飛行效果更好。

從海軍角度來說,海上搜救難度大,飛行員落水之後在茫茫大海之中非常危險,因此他們顯然更加青睞教練-10這樣的雙發飛機。

(未來教練-10艦載教練機可以分擔殲35部分作戰任務)

如果中國海軍真的選擇教練-10艦載教練機,那麼飛機可以在2030年之前投入使用,成爲中國海軍第一型真正意義上的艦載教練機。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