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CN雙量進階計劃#
文/御風
中美兩國的代表在瑞典的首日談判已告一段落,雙方的高強度談判持續了5個多小時,會談結束後,中美代表都沒有接受採訪。與此同時,特朗普對訪問中國,也提出了新的條件。

(中美代表在瑞典會談)
據多家媒體7月29日報道,中美兩國於當地時間28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舉行了第三輪談判的首輪會談,據悉,中美首輪會談持續了5個多小時,一直到晚上8點左右才宣告結束,雙方代表離開會場時也沒有接受在場記者的採訪。按照計劃,雙方定於當地時間29日繼續舉行談判。
據悉,中美之所以舉行新一輪談判,主要是爲了儘快解決全球最大的兩個經濟體之間的緊張爭端。據報道,中美此前已經在瑞士和英國進行了兩輪談判,並達成了“休戰90天”的貿易協議,而8月12日是中美“休戰”的截止日期,兩國都希望能夠進一步延長這一“緩衝期”,外界分析稱,中美有可能會達成繼續延長90天“休戰”的最新協議,以促成兩國元首的會晤。

(特朗普會見斯塔默)
雖然中美談判代表都守口如瓶,但正在蘇格蘭訪問的美國總統特朗普卻按捺不住,透露了對此次談判的期許。在和英國首相斯塔默的新聞發佈會上,特朗普表示“樂見中國進一步開放市場”。
此外,對於外界質疑其主動請求和中方舉行會談一事,特朗普明顯有些惱火,他在社交媒體上怒斥這純屬假新聞,聲稱自己沒有提出任何訪華請求。特朗普宣稱,他可能會訪問中國,但前提是獲得中方的邀請,否則他沒有任何訪華的興趣,特朗普還補充道,他已經收到了中方的訪華邀請。

(特朗普政府充斥着對華“鷹派”)
看得出來,特朗普十分擔心被外界打上“對華軟弱”的標籤,事實上,近期美國國內不斷炒作特朗普對中國“過於讓步”的消息,甚至有美國媒體援引所謂“內部人士”的話,聲稱特朗普是美國政府裏“對中國最不強硬之人”,這讓特朗普內閣中的“鷹派”們頗爲不滿,認爲特朗普爲了和中方達成貿易協議,以及促成訪問中國一事做出了太多的讓步。
因此,特朗普的這番表態,一方面是爲自己辯解,另一方面也是對訪問中國提出了新的條件,讓自己看起來沒有那麼“卑微”,但實際上他純屬是多慮了,像美國總統這樣的大國元首訪問其他國家,是有一套嚴格的外交禮節和程序需要走的,訪問邀請是必須要有的,特朗普以此作爲“對華強硬”的證明,顯然是有些“欲蓋彌彰”了。

(特朗普迫使歐盟讓步)
外界普遍認爲,在相繼“搞定”日本和歐盟後,特朗普希望和中國也能達成一項有利於美國的貿易協議,但他顯然錯判了局勢。
中國不是依附於美國的日本,也不是內部各懷心思的歐盟,中國作爲“世界工廠”和全球第二大經濟體,有着足夠的底氣對美國的霸凌說不,美國在日本和歐盟身上得逞的“極限施壓”伎倆,對中國完全沒有用,從特朗普上臺至今,中美已經交手數次,美方沒有佔得任何便宜,中方連美方145%的鉅額關稅都毫不畏懼,已經被戳破了牛皮的美方,再想“從實力出發”對中國施壓,顯然就沒有意義了。

(中美關稅戰會再次爆發嗎?)
因此,對於中美首日的高強度談判,美方罕見守口如瓶,沒有在第一時間宣佈勝利,這已經表明了很多問題,即中方的強硬態度讓美方頗爲被動,因此只能保持沉默。但話說回來,中方的態度一直很明確,中美“鬥則兩敗合則兩利”,只要美方秉持平等、尊重和互惠的對華態度,中美關係才能健康發展,否則美方就算拿捏了日本和歐盟,也無法迫使中國低頭讓步,特朗普如果沒有認清這一現實,那麼付出最大代價的,最終還是美國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