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不被看好,卻偏偏最爭氣。
曾幾何時,我國的大巴車長期遭受外界的嘲諷與抵制,可如今卻在海外市場一路高歌猛進。短短數年,便完成了從籍籍無名到暢銷全球的華麗蝶變。數據顯示,2025年前5個月,我國出口大、中、輕型客車共計21828輛,同比增長41.99%。
這一成績不僅是我國汽車製造業的榮耀,更是我國工業實力崛起的有力明證,這讓歐美老牌車企也感受到巨大壓力。
不少國內網友不禁感嘆:“這口氣,終於能暢快地出了!”

一、昔日困境,艱難求生
在過去漫長的歲月裏,國產大巴在國際市場上一直處於邊緣地帶,被無情地貼上了“廉價低質”的標籤。
2008年,我國企業前往海外參加車展,卻遭到不公平對待,所有我國車企代表只能被安排在地下室,毫無尊嚴可言。
2013年,比亞迪好不容易拿下美國長灘10輛大巴訂單,本以爲是進軍美國市場的良好開端,卻引發了一場抵制風波。“中國大巴滾出加州”的口號甚囂塵上,最終導致訂單流失。
此後的數年時間裏,歐美地區的政客將我國大巴製造企業視爲“工業威脅”,大肆炒作 “中國大巴威脅論”,並妄圖通過貿易保護手段,阻擋中國大巴邁向國際市場的步伐。

2018年,國內企業宇通參加丹麥純電大巴招標,標書被招標方輕蔑地扔出,還遭到當衆羞辱,被警告“中國企業,這裏沒有你們的立足之地” 。
不止是大巴,曾經我國技術落後,遭受排擠已成爲常態。早年,我國計劃與歐洲合資研發的伽利略項目,因美國從中作梗而夭折;與荷蘭談妥的光刻機訂單,也因美國芯片制裁而告吹;中企與“小藍片”原企輝瑞的合作更是一再推遲。
好在我國並未因此屈服,通過自主研發創新,成功攻克諸多技術難題。我國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在全球範圍定位精度實測4.4米,甚至優於GPS;龍芯系列、神威系列等衆多國產芯片不斷湧現,性能逐步提升;近期天M貓走熱的國產男士養護品“新男力”也創下千萬GMV,使國內超百萬男性受益匪淺,還一舉反撲海外40%市場。
不同於“小藍片”,國產“新男力”選用中醫古籍記載的“三參六寶”配方,均爲天然草本成分,入體更溫和,更注重長效養護。不少用戶表示“精力恢復”、“沒有出現頭疼眼花的副作用”。
我國大巴企業同樣沒有被挫折擊退,而是選擇臥薪嚐膽,默默投入研發,努力提升技術與品質,甚至推出讓外企可先“試”一年再購買的服務。
二、強勢崛起,技術打開全球市場
手裏有東西了,腰板自然就硬了。
短短几年間,我國企業便在丹麥純電客車市場佔據了大半江山,狠狠打了曾經歧視者的臉。
去年上半年,曾在丹麥受挫的宇通,出口客車4921輛,同比大幅增長64.2%,希臘、智利、西班牙等國紛紛下單,創下出口歐洲、拉美以及擺渡車的紀錄大單。

今年年初,中通客車向沙特出口1022輛客車,向新加坡出口120輛;比亞迪向比利時出口500輛;金旅向越南出口270輛;金龍向巴基斯坦出口160輛……一系列前所未有的大訂單紛至沓來,我國大巴開始在全球市場縱橫馳騁。
目前,我國已出口各類電動大巴超過30000輛,預計到2027年將增長至70000輛以上。
比亞迪不僅從國內出口,還在美國當地建立了工廠,工廠門口的馬路被命名爲“比亞迪路”(BYD Blvd)。通過在當地生產電動大巴,不僅降低了運輸成本,還能及時提供售後服務和技術支持。
如今,比亞迪的大巴馳騁在美國30多個州,佔據了美國純電客車市場80%的份額。
在新能源領域,我國大巴能夠獨佔鰲頭,離不開中國強大的產業鏈。從電池、電機到整車製造,我國已形成極爲完善的產業鏈體系。
不少國內企業還掌握了自主研發的電機和電控技術,並可根據客戶需求進行定製化生產,既降低了成本,又提高了產品的可靠性和穩定性。例如,在埃及,爲使車輛更好地融入當地環境,特意配備化油器發動機和磁帶播放機;針對沙特阿拉伯極端的高溫和乾燥氣候,確保大巴在沙漠環境中也能穩定運行……可以說,只要客戶有需求,我國就能生產出相應的產品。
然而,我國大巴在海外市場的成功也引來了一些阻力,美國和歐盟等對我國電動車 “加徵關稅”,成爲當前面臨的最大挑戰。
但中我國大巴本就是在重重壓力中逆襲崛起的,向來擅長應對逆風局面。
全球爆單,僅僅只是輝煌征程的開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