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獲得“特殊待遇”,特朗普連發四條推文,對莫迪政府進行全方位的挑釁和攻擊。印度人才發現,原來美國從沒把自己當朋友。

(特朗普連發4條推文,公開羞辱莫迪)
8月1日還沒到,特朗普連發三條推文、提前兩天宣佈,將對印度加徵25%的關稅,另外因爲印度購買俄油、俄製武器,還需被徵收額外的懲罰性費用。
特朗普雖然在推文中親切地將印度稱爲“朋友”,但對印度下手卻這麼狠,不僅要加徵關稅,還要徵收懲罰性費用。
雖然特朗普沒講明這個懲罰性費用是什麼,但是外媒已經解讀,可能會是額外的關稅。
這樣一來,美國對印度徵收的關稅可能隨隨便便也會超過50%。
印度也成了這一輪跟美國進行關稅談判的國家裏,唯一一個被加徵20%以上關稅的國家。
日本、韓國、歐盟等美國盟友,都趕在了8月1日的關稅生效前,跟特朗普達成了“屈辱性的貿易協議”,把關稅降到了15%-19%的水平。
唯獨印度,仍然不肯對美妥協,這也導致了特朗普很憤怒,不僅連發三條推文,還特地提前兩天通知印度。

(特朗普連發三條推文通知印度,還用了不少感嘆號)
特朗普這實際上也是在給印度最後48小時做出讓步和妥協。
然而過了一天,莫迪政府仍然沒有作出任何反應。
莫迪政府僅是在當天回應了一下,“正在研究特朗普關稅聲明的影響”,此外再也沒有任何動作。
莫迪政府很“淡定”,但印度輿論就不一樣了。特朗普的關稅聲明,也讓印度人集體炸了。
印度執政黨人民黨成員羅德里格斯發文稱,印度絕不會被嚇倒,將捍衛國家利益。
羅德里格斯表示,印度已成爲全球經濟和戰略強國,將依據自身優先事項而非外部壓力做出決策。
至於印俄合作,羅德里格斯認爲印俄在防禦領域合作具有歷史性,也不應被改變。
羅德里格斯還強調,真正的朋友是會進行對話,而不是威脅,“印度優先”於他們而言,就像“美國優先”對特朗普一樣重要。
當特朗普的重拳打到印度頭上後,印度人才發現,原來美國從來沒把印度當成朋友。
印度國內輿論普遍認爲,莫迪政府不該也不能向特朗普妥協,要堅定捍衛自身利益。

(印度輿論普遍認爲,絕不能向美國妥協)
有意思的是,除了關稅問題以外,美印之間因巴基斯坦的問題,近期關係也變得很微妙。
前段時間,莫迪政府因特朗普邀請巴陸軍參謀長穆尼爾共進午餐一事,就已經對美方有所不滿,而就在這兩天,特朗普還持續“刺激”印度。
7月31日,特朗普再次發文,宣佈與巴基斯坦達成開發石油的協議,並在推文中揶揄了一番印度,稱“說不定有一天,巴基斯坦還會把石油賣給印度呢”。
特朗普這話傷害性不大侮辱性極強,顯然美印貿易談判失敗後,特朗普也不想再對印度客氣。

(特朗普再發一文,持續羞辱印度)
印度在談判中的強硬,讓特朗普很生氣。畢竟除了中國以外,還沒有哪個國家敢對美國這麼強硬,而印度的實力又遠不如中國,手中也沒有什麼能夠拿捏美國的籌碼。
所以對於印度的強硬,特朗普更加憤怒。
特朗普正在對印度來一個全方位的挑釁和攻擊。
或許也是意識到了,美國壓根從來沒把自己當朋友,莫迪政府才遲遲沒有作出回應。
又或者是莫迪政府正在權衡,到底是低頭換取短暫的貿易讓步,還是堅持獨立外交,哪怕承受經濟陣痛?
這讓人不得不想起,莫迪與特朗普還曾大秀過兩人之間的親密關係,特朗普上臺之初,莫迪還屁顛屁顛跑去美國。
事實證明,與特朗普關係親密也不是什麼好事,不僅不會給自己的國家換來任何優待,還極容易被特朗普“羞辱”。
在特朗普眼裏,給割韭菜就是他的朋友,不給割韭菜就會說翻臉就翻臉。
只有真正的實力,才能換來特朗普的正視和尊重。

(莫迪與特朗普的個人私交,沒有爲印度帶來任何優待)
特朗普的關稅大棒再次證明,在美方的思維裏,所謂的“友誼”往往只是利益的遮羞布。
莫迪政府的沉默或許是一種無奈,但印度輿論的憤怒卻揭示了更深層的覺醒——依賴美國的“特殊待遇”終究是幻夢,唯有自主與實力纔是硬道理。
不過對於莫迪政府來說,要在美印關係上做出改變也很艱難,畢竟只要莫迪政府將中國視爲“最大競爭對手”一天,印度就不可能會脫離美國的影響力完全自主,反而會一直深陷這樣被美國威脅逼迫的怪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