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網—2025 | 發佈傳播虛假“警情通報”,網警出擊依法查處

由 公安部網安局 發佈於 熱點

'25-08-01


“警情通報”是公安機關權威信息發佈的重要載體,“藍底白字”代表着官方信息的公信力。發佈虛假“警情通報”,炮製惡性網絡謠言,捏造聳人聽聞的細節,誤導公衆認知,不僅消費了網民情緒,更損害了政府公信力,甚至引發公衆恐慌,其行爲嚴重擾亂社會秩序。


近日,網上接連出現3起發佈虛假“警情通報”的惡性造謠傳謠案件,公安機關網安部門高度重視,依法予以嚴厲打擊:


1、白某某、陳某發佈虛假“警情通報”,傳播“昆明駕車撞人案131人死亡”謠言案


經查,白某某(男,29歲)、陳某某(男,18歲)2人爲博取關注、吸引眼球,通過互聯網平臺傳播虛假“警情通報”,造成謠言傳播擴散,擾亂公共秩序。目前,公安機關已依法對白某某、陳某某刑事拘留。



2、邵某豪發佈虛假“警情通報”,傳播“杭州自來水接入糞水”謠言案


經查,網民邵某豪爲博取關注、吸引眼球,在互聯網平臺發佈該虛假“警情通報”,造成謠言傳播擴散,擾亂公共秩序。目前,公安機關已依法對邵某豪刑事拘留。


3、黃某忠發佈傳播涉釋永信虛假“警情通報”案


經查,黃某忠(男、39歲)爲博取關注、吸引眼球,在互聯網平臺發佈該虛假“警情通報”,造成謠言傳播擴散,擾亂公共秩序。目前,公安機關已依法對黃某忠刑事拘留。



法律法規


【編造、故意傳播虛假信息罪】

《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條之一第二款

編造虛假的險情、疫情、災情、警情,在信息網絡或者其他媒體上傳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虛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網絡或者其他媒體上傳播,嚴重擾亂社會秩序的,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嚴重後果的,處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

網上造謠傳謠除了可能構成編造、故意傳播虛假信息罪以外,還可能構成誹謗罪、尋釁滋事罪、侵害英雄烈士名譽、榮譽罪,損害商業信譽、商品聲譽罪,編造並傳播證券、期貨交易虛假信息罪等。

散佈謠言,謊報險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擾亂公共秩序,或者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尚不構成犯罪的,可依據《治安管理處罰法》等規定予以拘留、罰款等行政處罰。

如果散佈謠言侵犯了公民個人的名譽權或者侵犯法人的商譽,還應承擔相應民事責任。

網警提示



網絡不是法外之地


在網上發佈信息言論


應遵守法律法規


對於編造、傳播、散佈謠言


擾亂社會秩序的違法行爲


將會受到相應行政、刑事處罰



重點提示:



請通過警方官方賬號


和權威媒體


獲取真實“警情通報”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