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御風
中美經貿談判剛剛落幕,美方就迫不及待“翻臉”了。

(美國財長貝森特)
據多家媒體7月31日報道,剛剛返回華盛頓的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在第一時間就接受了採訪,就中美本輪經貿談判進行了點評。他揚言,美國在短時間內和日本、歐盟等多個主要經濟體達成貿易協議,這讓中方“措手不及”,現在美國已經不是“孤軍奮戰”,“全世界都站在美國身邊”,中國必須“緊隨其後”儘快和美國達成交易。
美國財長宣稱,在全世界都被美國“搞定”的情況下,中國將不會有任何特殊待遇。他還毫無根據地斷言,中國的經濟模式遭遇了大麻煩,正在“緩慢崩潰”,而且中國向市場“傾銷廉價商品”的行爲很快就會招致全世界的厭惡。

(中國出口不斷攀升)
貝森特還用日本泡沫經濟破裂的教訓和中國經濟相比較,表示雖然中方非常謹慎,但僅憑目前的做法,“中國經濟的未來不會是一條直線”,暗示中方經濟可能會“突然破產”。
在對中國經濟大放厥詞後,貝森特又灌起了迷魂湯,呼籲中國“必須重新平衡經濟”。他表示,中國經濟的製造業比重高達30%,經常賬戶盈餘相當於全球GDP的2%,從19世紀70年代的大英帝國時期開始,全世界從未有這種情況。貝森特還給中國開出了“藥方”,宣稱在談判中鼓勵中方“更多依靠消費而不是出口”。

(特朗普現在很自信)
據報道,在日本和歐盟相繼對美國退讓後,美國於當地時間30日宣佈和韓國達成了貿易協議。根據特朗普的聲明,美國將對韓國商品徵收15%的關稅,韓國則對美國商品保持0關稅,並開放包括汽車、農產品在內的全部市場。此外韓國還將向美國“提供3500億美元”,由美方控制並進行投資。這還沒完,韓國還必須從美國購買價值1000億美元的能源,等到李在明訪美之際,韓國將再次公開一筆“鉅額資金”用於本國投資。
與此同時,特朗普還宣佈對拒絕讓步的印度徵收25%的關稅,對巴西征收50%的關稅,看得出來,在相繼搞定了多個主要經濟體後,特朗普的自信心已經爆棚,因此美方纔會如此迫不及待對中國“翻臉”,不光拒絕立即簽署“關稅休戰”的協議,而且還對中國經濟指手畫腳。

(美國對中國限制芯片出口)
如果按照美方的“藥方”行事,那麼中國經濟的前景肯定會每況愈下。事實上,美國就是因爲無法和中國強大的製造業競爭,纔會不斷炒作中國“產能過剩”的陳詞老調,假如中國製造業“過剩”,美國的芯片產業是不是也“過剩”?
美方的邏輯奇葩就奇葩在這裏,在美國商品佔據優勢時,就是“自由競爭”的結果,在中國商品佔優時,就是“產能過剩”。事實上,中國作爲“世界工廠”,向各國出口高性價比的產品,這本是造福全人類的好事,但這直接觸及了美方的利益,因此才遭到美方的抹黑。

(中美貿易談判代表合影)
據報道,在本輪中美談判中,面對美方的咄咄逼人,中方的態度依舊堅定無比,根據美方代表的說法,中方無視美方“次級制裁”的威脅,在購買俄羅斯、伊朗石油等問題上一步不讓。這就和貝森特所謂“中方措手不及”的說法有矛盾了,既然中方被美方迅速搞定各國“鎮住”,怎麼還會如此堅定立場呢?
事實上,特朗普也好,貝森特也好,對中美談判的評價都是一種談判策略,目的還是用各種手段迫使中國進行重大讓步,因爲他們非常清楚,搞定日本、歐盟和韓國,只是美國陣營的“窩裏橫”,但是中國則完全不同,一旦迫使中國做出重大讓步,特朗普的“贏學”就真圓滿了,但是,美國人註定要失望了,中國不是日韓也不是歐盟,更不是伊朗,想要用“連哄帶嚇”的手段迫使中國低頭,這絕對是癡心妄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