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的路上,很多煩惱,都是從無謂的爭執中誕生的。一旦我們被捲入無謂爭執的漩渦,就會與壞情緒爲伍。
很多事,越是爭來奪去,越是耗費心力,最後反增了無數的煩惱。
世事紛擾,如果總想爭個不休,其實就是自尋煩惱。只有懂得在無需爭奪的情境下收束那“爭”的鋒芒,纔是智慧,才能舒心。

1、不跟父母爭口舌。
父母的愛,似山高,似海深,只是有時表達的方式未必能適應兒女的心境。如果與父母起爭執,去爭吵,執拗於言辭上的勝負,實在是傷父母的心。
母親常嘮叨我襪子亂丟,從前我每每辯解自己工作太忙,沒時間顧及這些小節,說多了,也會煩。
後來我試着默默收拾好,家裏整潔了不說,只看見母親欣慰的笑容,我心情也愉悅了。其實媽媽只是怕我成家後,照顧不好自己而已。
體諒父母,勝過萬千語言,血脈親情會在無聲中越來越溫馨。
2、不跟情侶爭對錯。
情侶間爭執,往往沒有絕對的對錯。若去爭一個“理”字,那愛情就變成了普通的交際。
女朋友曾因我記錯約會時間而大發雷霆,我強調我是因爲突然的工作安排,是有原因的,覺得她不可理喻。我們倆激烈爭吵,幾乎分手。
待冷靜後我才知道,記錯了就是記錯了,她有發脾氣的理由。她也明白,我的工作壓力巨大,並非有意疏忽。
愛情,只有包容與理解,沒有什麼誰對誰錯。只有相互體諒,才能春風化雨,澆熄了那無謂的意氣之爭,讓彼此的心愈發貼近。

3、不跟領導爭面子。
領導面前,下屬有義務爲他保留面子。給領導讓一讓面子,並非懦弱,而是顧全大局的圓滑。
有一次開會,領導對某項目數據理解有誤,然後對我嚴加批評。我本想當場指出,但轉念選擇了會後私下溝通。
領導聽完我迂迴的解釋,表揚我的細心周全。
爭一時意氣,贏了又如何?何況領導輸了,就是你贏了嗎?顧及領導的體面,纔是職場中真正的進退智慧。
4、不跟小人爭道理。
小人之所以是小人,因爲他自有其歪曲之理,若與他糾纏過多,就好似被狗咬了,你還想咬回去?
曾經有一個同事,喜歡無端指責別人,言語刻薄。一開始我還試圖跟他擺事實、講道理,但他根本不能以常理度之。
後來終於明白,面對這樣的人,沉默是最好的應對,遠離是最利的武器。
先賢說“寧與智者爭高下,不與小人論短長”,與其跟他們無謂耗心費力,不如轉身離開,把精力留給自己珍視的人和事。
不爭,並非懦弱,而是分得清輕重,心中自有山河,不屑與之糾纏。

結語:
真正的不爭,不是放棄主張的軟弱,而是清醒選擇對自己最優的方式。
懂得在珍惜處收斂鋒芒,在值得處周旋變通,在不值之處果斷抽身。這看似退讓的姿態,實則是最清醒的智慧。
人生苦短,與其耗費心力在無謂的爭執中,不如把時間留給值得的人與事,讓生命因懂得退讓而愈發豐盈厚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