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所大學招生竟"0投檔",學費曝光後網友炸鍋

由 月影說職場 發佈於 職場

'25-08-01

2025年廣西高考招生爆冷:
延安大學西安創新學院四個物理類專業組全部“零投檔”,招生辦坦言:“去年才首次在廣西招生,知名度太低,學費又高,沒人報。”

這一現象並非個例,廣東、陝西等多地民辦本科同樣遭遇招生寒冬——降分15分仍招不滿,2.1萬招生計劃空缺

民辦高校,爲何突然“不香”了?


1. 學費高昂,普通家庭“讀不起”

  • 延安大學西安創新學院學費2.86萬/年,四年僅學費就超11萬,遠超公辦院校(通常5000-8000元/年)。
  • 廣東湛江科技學院、廣東理工學院等民辦院校同樣因高學費(普遍3萬+/年)遭考生冷落。
  • 現實困境:經濟下行,家長更傾向選擇低學費+高就業的公辦專科或職業本科,而非“高投入、低迴報”的民辦本科。


2. 社會認可度低,就業歧視嚴重

  • 68%的HR會直接篩掉民辦院校簡歷,尤其金融、教育等行業明確要求“公辦本科以上”。
  • 公務員考試、大企業校招普遍設限,民辦生面臨“學歷天花板”。
  • 惡性循環:就業難→招生難→學校收入降→師資流失→教學質量下滑→就業更難。

3. 專業設置脫節,缺乏競爭力

  • 冷門專業無人問津:如湛江科技學院的“園林專業”,在當地海洋經濟主導的就業市場中毫無優勢。
  • 熱門專業開不了:智能製造、大數據等需求旺盛,但民辦院校因師資、設備不足無法開設。
  • 對比案例:珠海科技學院因對接集成電路產業,就業率超80%,招生火爆。


4. 地域劣勢+信息差,招生雪上加霜

  • 跨省招生難:廣西考生對陝西高校認知度低,且不願遠赴北方適應氣候、文化差異。
  • 宣傳不足:該校從未在廣西投放廣告,考生“壓根沒聽過”。
  • 同類競爭:本地職業本科崛起(如廣西公辦職業本科),學費更低、專業更實用,分流生源。

民辦高校的出路在哪裏?

降低學費or提高性價比:提供更多獎學金、企業贊助,或探索“半工半讀”模式。
產教融合:像珠海科技學院一樣,直接對接區域產業需求,確保就業率。
品牌重塑:加強宣傳,打造特色專業(如潮州陶瓷學院結合非遺傳承+電商)。
政策支持:呼籲消除就業歧視,推動民辦與公辦學歷平等認證。


結語

“零投檔”背後,是民辦高校的生存危機,更是中國高等教育轉型的縮影。
未來,要麼差異化突圍,要麼被淘汰。
對於考生而言,理性選擇比“硬上本科”更重要——畢竟,
學歷是敲門磚,能力纔是鐵飯碗。

點贊關注,聊聊你的看法:民辦本科,還值得讀嗎?

#教育#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