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期想舒服點?試試這些飲品,從暖宮到安神全照顧,比喝熱水管用

由 民福康養生堂 發佈於 健康

'25-11-02

經期是女性身體調節的關鍵階段,此時氣血運行活躍,免疫力相對較弱,易出現腹痛、乏力、手腳冰涼等不適。選對飲品能通過溫和調理,幫助平衡氣血、緩解不適,爲身體提供貼心呵護。以下從不同需求出發,推薦適合經期的飲品。

一、驅寒暖宮類飲品:對抗體寒不適

1.紅糖姜棗茶

取紅糖20克、生薑2片、紅棗3顆,紅棗去核後與其他材料同煮,煮沸後小火熬8分鐘。紅糖活血,生薑驅寒,紅棗補氣血,三者搭配能溫暖子宮,改善經期手腳冰涼、小腹冷痛,尤其適合宮寒女性。

2.桂圓生薑茶

桂圓5顆剝殼,生薑1片,加300毫升清水煮10分鐘。桂圓性溫味甘,能補心脾、益氣血,搭配生薑增強驅寒效果,可緩解經期因寒氣凝滯導致的經血不暢。

3.艾葉紅糖飲

幹艾葉5克加清水煮沸,小火煮5分鐘後濾渣,加入紅糖融化。艾葉能溫經散寒,對寒溼引起的經期不適有緩解作用,建議經前1天開始飲用,每天1杯。

二、補鐵養血類飲品:彌補經血損耗

1.紅豆小米粥

紅豆50克提前浸泡,與小米30克同煮至軟爛,加少許紅糖。紅豆富含鐵質和蛋白質,小米健脾養胃,適合經期補充氣血,改善乏力、面色蒼白,早餐喝一碗能量滿滿。

2.桑葚枸杞茶

桑葚15克、枸杞10克用溫水洗淨,加開水沖泡燜10分鐘。桑葚滋陰補血,枸杞養肝明目,二者搭配能補充經期流失的營養,適合陰虛體質者日常飲用。

3.菠菜鴨血湯

菠菜焯水去草酸,鴨血切片,同煮5分鐘後加鹽調味。鴨血含鐵量高且易吸收,菠菜輔助補鐵,每週喝2次,可有效預防經期缺鐵性貧血。

三、舒緩痛經類飲品:減輕腹部疼痛

1.益母草玫瑰茶

益母草10克煮水10分鐘,濾渣後加入玫瑰花5克燜5分鐘。益母草活血調經,玫瑰花理氣止痛,對氣滯血瘀型痛經、經血有塊效果明顯,經前3天開始喝更佳。

2.生薑桂圓飲

生薑1片、桂圓6顆煮水15分鐘,晾至溫熱飲用。生薑暖宮,桂圓補氣血,能放鬆子宮肌肉,減輕痙攣性疼痛,痛經發作時趁熱喝緩解更快。

3.月季紅糖茶

月季花3克用開水沖泡,加紅糖調味燜10分鐘。月季花能活血調經、疏肝解鬱,適合因情緒緊張引發的痛經,經期每天1杯可舒緩不適。

四、安神舒緩類飲品:改善經期煩躁

1.蓮子百合粥

蓮子20克去芯,百合15克,與大米同煮成粥。蓮子養心安神,百合潤肺清心,能緩解經期失眠、情緒煩躁,晚餐喝一碗有助於安穩入睡。

2.酸棗仁茶

酸棗仁10克搗碎,加開水沖泡燜15分鐘。酸棗仁有鎮靜安神的作用,適合經期因激素波動導致的焦慮、睡眠差,睡前1小時喝效果好。

3.陳皮大麥茶

陳皮5克、大麥10克炒香後煮水10分鐘。陳皮理氣,大麥健脾,能改善經期消化不良、腹脹,同時舒緩情緒,讓身體更輕鬆。

五、經期飲品飲用要點

1.溫度把控

所有飲品需溫熱飲用,避免過燙或過涼,38-42℃的溫度最適宜,既能暖身又不刺激腸胃。

2.飲用量適中

即使是有益飲品也不宜過量,如紅糖薑茶每天不超過2杯,以免上火或導致經量過多。

3.避開禁忌

不喝冰飲、冰咖啡等,這類飲品會刺激子宮收縮,加重痛經;少喝濃茶,以免影響鐵吸收。

六、日常補水類飲品:維持代謝平衡

1.溫白開水

每天保證1500毫升左右,少量多次飲用,能促進血液循環,幫助經血順利排出,避免經血濃稠。

2.梨藕湯

梨和藕切塊同煮10分鐘,晾至溫熱飲用。適合經期易上火、口乾的女性,能補水潤燥,緩解燥熱感。

3.豆漿

黃豆打成豆漿,不加糖或加少量紅糖,每天1杯。黃豆中的植物雌激素能調節內分泌,讓經期狀態更穩定。

總之,經期飲品選擇需兼顧驅寒、補養、舒緩等需求,根據自身症狀合理搭配,能有效減輕不適。但要注意,飲品僅爲輔助調理,若經期疼痛劇烈或經量異常,應及時就醫檢查。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