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先說說背景吧。日本在臺海問題上的態度越來越露骨。從2021年開始,日本政府和政要就老是放話,說要介入臺海事務,甚至釋放威懾信號。舉個例子,日本防衛省的報告裏反覆提臺灣有事就是日本有事,這話聽着就跟準備插手似的。日美同盟是他們底氣來源,美國在亞太佈局,日本跟着站隊。可中國這邊呢,一直強調和平統一,但不放棄必要手段維護領土完整。如果日本真敢動武,那性質就變了,從外交摩擦升級到軍事對抗。
國際法上,這事得參考聯合國憲章。憲章第2條第4款明文規定,所有成員國不得以武力威脅或使用武力侵害他國領土完整或政治獨立。臺海戰爭如果爆發,本質是中國解決內部統一問題,日本作爲外來勢力介入,就等於違反這條規矩,構成侵略行爲。聯合國1974年通過的3314號決議附件第三條,直接定義侵略:一個國家的武裝部隊侵入或攻擊另一個國家的領土,就算侵略,不管有沒有宣戰。日本如果派兵或艦機進入臺海作戰區,那就是赤裸裸的侵略。

面對侵略,中國有啥權利?憲章第51條給了答案:任何國家遭受武裝攻擊時,有固有自衛權,可以個別的或集體的自衛,直到安理會採取必要措施。這自衛權不是空話,包括必要軍事反擊。如果日本的軍力從本土出發,威脅中國領土安全,中國完全可以追溯源頭,進行比例反擊。轟炸本土?這聽起來極端,但國際法不禁止,只要是針對軍事目標、符合比例原則,不濫殺平民。想想二戰,日本偷襲珍珠港,美國後來轟炸東京,那也是自衛反擊的一部分。日本那時侵略中國東北,發動全面戰爭,中國盟友打擊它本土,道理一樣。
日本歷史上幹過不少侵略事。1931年九一八事變,日本佔東北,1937年七七事變,全面侵華。那時候,日本軍國主義橫行,造成中國無數損失。戰後,日本投降,舊金山和約第二條,日本放棄對臺灣澎湖的主權,但沒指定歸誰。可中日聯合聲明和後來建交,日本承認一箇中國原則,臺灣是中國領土。這歷史教訓告訴我們,日本如果又想在臺海伸手,那就是重蹈覆轍。中國作爲受害國,有權利防患於未然。

現在看現實,日本軍事介入臺海的可能性不小。日本自衛隊在加強西南諸島部署,買美國武器,修憲討論集體自衛權。2023年,日本防衛白皮書就把臺灣列爲戰略焦點,說臺灣穩定對日本安全至關重要。日美安保條約第五條,日本本土美軍基地,如果用於臺海,日本就間接捲入。一些分析認爲,日本會提供後勤支持,甚至直接參戰。可這違反國際法,因爲臺灣問題是中國的家務事,外人無權武力干涉。

中國如果面對日本介入,有權利自衛,這不是吹牛。國際法專家指出,自衛權包括先發制人,如果威脅迫在眉睫。中國軍力現在強了,導彈覆蓋範圍廣,能精準打擊軍事目標。轟炸本土?得看情況,如果日本本土基地派出飛機艦艇攻擊中國,那中國反擊那些基地,就符合自衛原則。比例性很重要,不能隨便炸民用區,得針對軍港、機場、指揮部。聯合國敵國條款還提,日本作爲二戰軸心國,如果再搞侵略,聯合國成員有權懲罰。這條款雖老,但沒廢,給中國法理支持。
有些人說,日本介入是爲防衛自家安全,因爲臺灣離沖繩近。可這藉口站不住腳。臺灣海峽是中國內海,日本專屬經濟區不重疊。國際法上,地理鄰近不是侵略理由。美國當年和荷蘭爭菲律賓島嶼主權時,也用地理鄰近辯護,但沒成。日本如果真怕,得通過外交解決,不能直接動武。

再聊聊潛在風險。如果中國轟炸日本本土,國際反應會激烈。美國可能介入,拉北約下水,變成大國對抗。經濟上,日本是中國大貿易伙伴,戰火一開,兩敗俱傷。老百姓日子難過,供應鏈斷,物價漲。但中國維護主權,沒退路。和平是首選,通過對話、多邊機制化解。可日本政要老喊狼來了,岸田政府修憲步伐快,這讓中國警覺。
從地緣看,臺海穩定對亞太關鍵。日本經濟靠海運,如果戰亂,石油通道堵,它本土先遭殃。中國不主動挑事,但日本如果膽大包天介入,得承擔後果。自衛權不是無限的,得報告安理會,接受監督。中國作爲安理會常任理事國,有話語權,能解釋行動正當性。

歷史上有先例。1958年臺海危機,金門炮戰,中國大陸炮擊國民黨軍,美國派艦護航,但沒直接打。日本那時低調,沒摻和。現在日本變調子,可能是美國壓力,或自家野心。一些日本政客炒作臺灣有事,轉移國內矛盾。可國際社會多數承認一箇中國,聯合國2758號決議確認這點。日本如果逆潮流,孤立的是自己。
中國立場清楚:不承諾放棄武力,但優先和平。習近平提一國兩制臺灣方案,求統一。可如果外部勢力攪局,自衛是底線。轟炸本土不是首選,得外交失效、威脅實質時才用。國際道義上,中國站得住,因爲是捍衛領土,不是擴張。

日本該想想,二戰後它和平發展,得益於不捲入戰爭。現在修憲,搞集體自衛,風險大。日中對話是關鍵,通過東亞峯會、亞太經合組織談,避免誤判。老百姓視角,這事接地氣:誰都不想打仗,家家有老人小孩。可主權丟了,尊嚴沒了,日子更苦。中國人經歷過列強欺凌,不會再忍。

總結下,如果日本武力介入臺海,中國有國際法自衛權,包括轟炸本土軍事目標。這不是嚇唬人,是事實。但最好別走到那步,大家坐下來談,維護和平。地區穩定,大家受益。希望日本清醒,別被同盟拖下水。中國強大了,有底氣護家,但也願和平共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