殲-35補上最後拼圖,福建艦註定領先福特號,美國海軍看了都眼紅

由 航空知識王亞男 發佈於 熱點

'25-05-12

關於殲-35要上艦的消息,此前已經傳了很多年,這次終於有了來自央視的官方認證。

空軍殲-35A戰鬥機官宣半年後,海軍的艦載版殲-35也由央視新聞官宣,疑似已經服役。算上去年官宣的殲-15T,至此,福建艦服役計劃搭載的主力艦載機均已公開亮相,該艦的服役只是一個時間問題。

【央視報道殲-35艦載機】


在外界都把目光聚焦在印巴空戰,國產殲-10CE戰鬥機拿下實戰首殺的事件上時。央視新聞首次報道有關殲-35艦載機的消息,證實該機爲我國自主研製的新一代隱身艦載戰鬥機,搭配福建艦的電磁彈射器,能讓中國海軍實現作戰能力最大化。

這個報道相當於官宣殲-35艦載機已經服役。

畢竟有關殲-35也有艦載型號的消息,自殲-35的原型機首飛以來,就一直斷斷續續在傳播。

特別是去年11月的中國航展上,咱們空軍官宣殲-35A戰鬥機服役後,外界有關艦載型的討論熱度更是達到了最高點。

人人都在聊殲-35是“一機兩用,海空孿生”,但這個孿生艦載機什麼時候能服役,能不能趕在福建艦服役前服役,誰都拿不準。

【空軍的殲-35A戰鬥機】


現在,央視新聞給出了答案,殲-35不僅有艦載型,而且很可能已經服役。

再看福建艦還在海試的最後階段,換句話說,殲-35艦載型的服役節點和福建艦基本重合,等今年福建艦正式列裝人民海軍,殲-35將有望和殲-15T一同登艦,讓福建艦成爲世界上首個服役就搭載五代機的航母,這可是“福特”號都沒達成的殊榮,美國海軍看了也要眼紅。

這個頭銜能帶來兩大影響,第一是在輿論上給予美國海軍一定程度的壓力。

F-35C戰鬥機從2019年2月官宣服役到現在,也已經過去6年了。但至今只在數艘尼米茲級航母上進行了部署,原計劃要搭載F-35C的“福特”號仍然只有計劃表。

另一大影響是,殲-35如果能夠作爲初始艦載機上艦,那麼福建艦在形成戰鬥力的過程中,可以直接圍繞隱身機和非隱身機,打造聯合作戰體系。

不用像遼寧艦、山東艦那樣,圍繞殲-15艦載機建立的體系已經成熟,換裝殲-35時還需要進行額外調整兼容。

【林肯號航母上的F-35C戰鬥機】


F-35C服役這麼多年,上艦率卻還這麼低,也有這個因素干擾,尼米茲級要兼容五代機,需要做很多改變和準備,加上航母部署週期的影響,就得慢慢來。

畢竟體系是部隊發揮裝備戰鬥力的關鍵媒介,兼容不好,就容易出現1+1<2的問題。美軍在隱身機上艦的問題上,也還處於摸索階段,不敢用F-35C完全替代不隱身的“超級大黃蜂”戰鬥機。

所以就算中美兩國的隱身艦載機有着6年的服役時間差,美軍整合隱身艦載機的進度也比解放軍快。但雙方的實力差距未必真的有看上去那麼大,殲-35和福建艦的組合完全有可能讓解放軍迅速縮短這段差距。

除了官宣殲-35艦載機外,央視的報道還暗示了其他信息,提出了一個新的疑問:“隨着無人裝備、智能裝備的出現,未來艦載航空兵部隊的裝備體系還會向哪些新型作戰領域發展?”。

【珠海航展上亮相的殲-35A戰鬥機】


其中“無人裝備、智能裝備”的表述,基本就是在明示,福建艦的艦載機除了殲-15T和殲-35,還有大量的無人機正在等待登上甲板。

今天的中國在無人機領域,已經處於世界領先地位,部分細分領域更是遠遠領先美國,無人機上艦將會帶來巨大的變革,對航母戰力的提升是所有人都無法抵禦的誘惑。

所以在殲-35艦載機服役的同時,解放軍自然會進一步尋求打造無人艦載機作戰體系。

【國產無人艦載機上艦作戰想象圖】


屆時,福建艦的甲板將出現殲-15、殲-35和無人艦載機三足鼎立的場景,進一步提高福建艦戰鬥力。

當然了,殲-35有望成爲福建艦的艦載機,並不等同於只有福建艦才能搭載殲-35。去年遼寧艦完成戰鬥艦改造時,就曾被人發現它的甲板上有1架殲-35艦載機的模型。

考慮到殲-35艦載機的推重比不會比殲-15更低,後者能夠在遼寧艦、山東艦上滑躍起飛,殲-35同樣也能做到。

所以在殲-35官宣服役後,遼寧艦和山東艦也會迎來四代機換五代機的階段,未來也會和福建艦類似,同時裝備殲-15和殲-35。

【遼寧艦上的殲-35艦載機模型】


殲-35艦載機的到來,對海軍意義重大。在臺海潛在的衝突中,海軍的航母編隊一直都是前出抵禦美軍航母打擊羣的主要兵力,他們將會面對美軍最強的海空兵力的圍攻。

所以航母編隊每提升一分戰鬥力都至關重要,殲-35的到來,可以說補全瞭解放軍航母編隊中最後的一塊戰鬥力拼圖,從此之後,中美航母在航空能力上,已經不存在技術代差,接下來就等上產能了!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