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迪警告中國別限制稀土出口,印度企業等了80天還沒批下來

由 木春山談天下 發佈於 熱點

'25-07-09

這篇國際評論,木叔來談中國的稀土政策對印度企業產生了巨大影響。

7月8日,印度媒體注意到該國企業對拿不到中國稀土出口的震驚與無奈。以至於這個情況已經驚動了總理莫迪。

莫迪在2025年金磚國家峯會上發言時,特別提到稀土等關鍵礦產的供應鏈應保持安全、可靠,並不受地緣政治脅迫。

雖然他在發言時沒有說出中國或任何其他國家的名字,但被普遍認爲這是對中國隱晦的警告。因爲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稀土生產國,控制着世界90%以上的稀土加工能力。

莫迪說:“重要的是確保任何國家都不會將這些資源用於自私利益或作爲對抗他國的武器。”

在印度看來,中國對稀土出口的限制,已經將稀土武器化。

莫迪的擔憂可以從這樣一個事實中理解:

由於稀土的短缺,印度汽車行業等多個行業正面臨幾個月以來的危機。

4月4日,中國對17種稀土元素中的7種實施了出口限制,收緊了出口許可證,使中國能夠限制全球出貨量。

這導致印度進口商面臨着一個繁瑣的40-45天的採購過程,申請文件需要提交給中國駐印度大使館、中國商務部和出口商。

在印度汽車製造商的30多份申請中,許多已經獲得了中國大使館的認證;但是還沒有獲得中國國內相關部門的批准,最長的已經等了11周,接近80天。

印度還有個擔心,那就是未來中印任何邊境小規模衝突中,中國都可能會停止稀土對印度出口,以在談判桌上獲得更強有力的地位。

對稀土限制,印度目前是兩手準備。

一是加快和中國溝通,希望稀土出口儘快審批下來。

二是印度政府和企業舉行了幾次會議,促進他們國內的稀土產業,並探討國際稀土產業鏈多樣化。

但印度媒體坦言,面對這種數十年的依賴性,沒有短期解決方案。

儘管印度擁有全球第三大稀土儲備,在供應鏈實現自力更生之前,它可能會在至少10年內過度依賴中國,因爲大規模開發可行的替代品和回收能力可能需要10年的時間。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