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德萊恩要求中國,限制跟俄羅斯的合作,她是哪裏來的自信?

由 鄔所不言 發佈於 熱點

'25-07-09

中國外交部長王毅的訪歐行程已經結束,再過一段時間,中歐將舉行領導人峯會,尋求在中歐建交50週年之際,深化雙方在各層面的關係。但歐委會主席馮德萊恩,卻試圖對中國指手畫腳,除了要求中國放寬對稀土產品的出口管制,營造“公平的貿易環境”外,還要我們限制跟俄羅斯的合作。

歐委會主席馮德萊恩

俄歐二選一

馮德萊恩原話是這麼說的,中國對俄羅斯的堅定支持,加劇了歐洲的不穩定和不安全感,中國如何處理和普京的關係,將成爲未來歐盟和中國關係走向的關鍵因素。這個話,等於是要中國在俄、歐之間二選一,如果想恢復跟歐盟的關係,就必須減少對俄羅斯的支持,甚至不排除,要跟隨歐美的腳步,對俄羅斯進行限制。

我們不知道,馮德萊恩的自信是從何而來,但歐盟對待中國的態度,好像一直都是這樣。歐盟前外交與安全政策高級代表博雷爾,曾在2022年10月拋出過一套“花園論”,說歐洲是人類文明的花園,全世界其他國家和地區都是叢林,如果我們不好好照顧花園,就會被叢林入侵。

歐盟前“外長”博雷爾

這是典型的種族主義言論,更是帶有殖民主義色彩的歐洲中心論。博雷利本人,很快對這番言論進行了道歉,但這類歪理邪說,在如今的歐洲,依然很有市場。他們認爲,歐洲和整個世界比起來要更優越,是非歐洲地區邁向現代文明的燈塔,其他地區向歐洲靠攏時,天然就該聽從歐洲的指令。

歐洲人的傲慢

具體到馮德萊恩的發言,這種傲慢體現得更加明顯。她甚至沒像特朗普一樣虛空造牌,用交易的方式來迫使中方讓步,而是直接下達命令,要求中方遵守。我們對此的回應,可以用常駐聯合國副代表耿爽大使的話來說,如果中國真的援助俄羅斯,俄烏戰場絕不會是今天這個樣子。

在跟俄羅斯的合作中,我們恪守不出口武器裝備的底線,還是被歐美認爲,對俄羅斯的支持過於堅定。在他們看來,好像只要中國沒聽從歐美的命令,一起制裁俄羅斯,就是中方不識抬舉。

馮德萊恩被調侃爲美國駐歐總督

那麼問題就來了,中國有沒有獨立主權,可不可以選擇跟什麼樣的國家合作。還是說,只要歐美認定某個國家是敵國,中國就必須和他們劃清界限,才能融入“西方文明世界”?更諷刺的是,這些歐洲政客,在對中國指手畫腳的同時,也沒打算遮掩一下對中國的敵意。

殖民時代的舊夢

前幾天,特朗普的“乾兒子”,北約祕書長呂特拋出驚人言論,稱俄羅斯會入侵歐洲,中國將趁機“攻擊臺灣”。就這種,連一箇中國原則都不肯承認的態度,還盼着中國會聽歐洲的命令,我們只能說,這些歐洲人還活在殖民時代的舊夢中。

不過話說回來,歐洲人如此天真,也可以理解。多年來,歐洲被美國深度控制,從歐洲各國到歐盟高層,到處都是美國的代理人。哪怕有少部分清醒的人,能看清現在的世界格局,也缺乏改變歐盟的力量,現在的歐盟,就是美國的傳聲筒,和隨時可以收割的韭菜田。

馮德萊恩還沒獲准覲見特朗普

至於我們該如何應對,中歐關係的根源,還是在中美關係。什麼時候中美博弈分出勝負,中歐關係自然會水到渠成。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