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暑假的到來,青少年接觸網絡的時間大幅增加。無論是社交娛樂、在線學習,還是探索新鮮事物,互聯網已成爲青少年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虛擬世界在帶來便利的同時,也潛藏着諸多風險:網絡詐騙、隱私泄露、不良信息、網絡沉迷……如何幫助青少年安全“衝浪”,成爲家長和社會關注的焦點。

暑期網絡安全隱患
網絡詐騙陷阱:
“免費遊戲皮膚”“掃碼領紅包”等騙局瞄準青少年,誘導其泄露家長支付信息。
虛假兼職廣告、刷單詐騙,利用未成年人社會經驗不足進行欺詐。
隱私泄露風險:
隨意在社交平臺曬照片、定位,可能被不法分子利用。
註冊不明APP時填寫真實信息,導致數據被濫用。
不良信息侵擾:
暴力、低俗、虛假內容可能影響青少年心理健康。
網絡謠言、極端言論誤導未成年人價值觀。
網絡沉迷與社交風險:
長時間刷短視頻、打遊戲,影響學習和作息。
陌生網友誘導線下見面,甚至實施侵害。

守護孩子網絡安全
設定合理的上網規則:
與孩子協商每日屏幕使用時間,避免過度沉迷。
睡前1小時避免使用電子設備,保證充足睡眠。
提升孩子的網絡素養:
教會孩子識別釣魚鏈接、詐騙信息(如“中獎”“免費送”等話術)。
提醒他們不隨意添加陌生網友,不輕信網絡交友。
善用技術防護工具:
開啓手機/平板的“青少年模式”,過濾不良內容。
使用“家長控制”功能(如屏幕使用時間、數字健康)管理應用權限。
加強親子溝通:
定期與孩子討論網絡見聞,瞭解他們的社交動態。
如果發現孩子遭遇網絡欺凌或詐騙,及時提供心理支持並報警。
上網“三要三不要”

三要
要保護隱私:不隨意公開姓名、學校、住址等信息。
要理性上網:學會辨別網絡信息,不傳播謠言。
要及時求助:遇到網絡騷擾或詐騙,立刻告訴家長或老師。
三不要
不要輕信陌生人:不隨意加好友、不私下見面。
不要點擊不明鏈接:警惕“免費領”“掃碼有獎”等誘導信息。
不要沉迷網絡:合理安排時間,多參與戶外活動。

安全小貼士
讓我們攜手努力,讓青少年度過一個安全、健康、快樂的暑假!
素材丨山西網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