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和平:美關稅大棒能否打醒在東西方騎牆的印度?

由 直新聞 發佈於 熱點

'25-07-31

2月13日,特朗普在白宮橢圓形辦公室會見莫迪。


直新聞:對於特朗普宣佈從8月1日起對印度徵收25%的關稅,您怎麼看?


特約評論員 劉和平:我注意到,對於爲何要向印度徵收25%的關稅,特朗普給出的一個冠冕堂皇的理由是,因爲印度與俄羅斯之間的密切關係,鼓勵了俄羅斯對烏克蘭的進攻,並導致了烏克蘭民衆的傷亡。也就是說,其言下之意是,此前特朗普威脅要對與俄羅斯保持經貿交往的國家徵收高達100%的二級關稅,以及這次向印度徵收25%的關稅,其目的都是爲了阻止俄烏戰事的繼續進行。


而在我看來,大家千萬不要被特朗普的“高尚情操”給迷惑甚至是給繞進去了,特朗普沒有那麼高尚,假如他要真正阻止俄烏戰事的話,完全可以使出兩個殺手鐧,一是將俄羅斯銀行剔除出SWIFT系統,二是全面加大對烏軍援。我認爲,我們在解讀特朗普所作所爲背後的動機時,最爲可靠甚至是唯一可靠的東西仍然是利益思維,因爲特朗普真正信奉的是功利主義和機會主義。


對於特朗普來說,最爲“是可忍孰不可忍”的地方就在於,印度大量購買俄羅斯廉價石油的真正目的,並不是爲了自用,假如僅僅是爲了自用的話,那購買數量畢竟是有限的,特朗普也是可以忍受的,印度的真正目的是爲了做中間商賺差價,也就是把從俄羅斯進口來的、遠低於市場價格的能源,轉手又倒賣給了美國和歐洲。這就不僅導致西方對俄羅斯的能源制裁措施起不到應有的作用,甚至是基本上處於癱瘓狀態,而且此舉還等於是偷走了全球最大能源出口國美國的蛋糕,尤其是動了美國石油生產與出口商的利益。不要忘了,這些受到特朗普呵護的傳統能源企業,都是特朗普的大金主。



直新聞:那特朗普對印度高舉關稅大棒,此舉又會對接下來的美印關係產生什麼影響呢?


特約評論員 劉和平:我相信,面對特朗普突然砸過來的關稅大棒,無論是莫迪總理還是整個印度,都會覺得有點暈,甚至是會產生眼冒金星的感覺。因爲此前印度人一直是對美印關係相當自信的,尤其是莫迪本人,在特朗普競選期間,還曾公開號召印裔美國人支持特朗普,爲特朗普的勝選助了一臂之力,但是沒有想到的是,特朗普的關稅大棒還是砸下來了。


尤其值得我們注意的是,過去這些年來,莫迪領導下的印度,其實一直是在東西方之間奉行所謂的平衡或者說是“騎牆外交”。一是不僅在美俄之間騎牆,既買俄羅斯的石油,也跟美國打得火熱,而且也在中美之間騎牆,甚至還加入了所謂“印太戰略”,甘願成爲了美國在“印太”地區牽制中國的棋子;二是在國際經濟層面,在七國集團與金磚國家之間騎牆,既是金磚國家的重要成員,也會應邀出席七國集團會議;三是在國際安全層面,則是在上合組織與北約之間騎牆。


我們可以說,印度在外交層面的騎牆戰略,的確是在東西方混得是如魚得水,不僅在經濟利益上通喫東西兩方,而且既可以從俄羅斯也可以從北約國家獲得先進武器。但是,最近一段時間以來,形勢正在發生微妙的變化,原本在東西方兩邊通喫的印度,似乎正在變得兩邊都不討好了。不僅歐盟對印度從俄羅斯購買能源的行爲非常不滿,而且特朗普也舉起了關稅大棒。與此同時,由於印度對於金磚國家與上合組織的經濟與安全整合措施都不太積極,甚至有時候還會進行技術性的阻撓,這兩個組織似乎對印度也有不同的看法。這些都意味着,印度在外交上的騎牆戰略,已經到了必須要改變的時候了。



直新聞:那特朗普對印度高舉關稅大棒,此舉又會對接下來的國際局勢產生什麼影響呢?


特約評論員 劉和平:我認爲,由特朗普主動挑起的這場世紀性關稅大戰,已經出現了兩個極有可能會改變未來的國際政治與國際經濟局勢的新動向——


其一是,面對特朗普舉起的關稅大棒,包括日本、歐盟與韓國在內的美國盟友,都因爲不敢挑戰美國的霸權以及不抱團與不團結,而紛紛向美國作出了妥協。


其二是,與之相反,那些非美國盟友,尤其是金磚國家成員,儘管遭受了來自特朗普關稅大棒更嚴重的威脅,但是目前爲止,主要的金磚國家成員都還沒有輕易屈服。


那麼這也就意味着這場世紀性的關稅大戰,有可能出現另外一種新的走向,也就是在日本、歐盟、韓國沒有能夠團結起來組織反抗美國經濟霸權的第一道防線之後,共同遭到特朗普關稅大棒威脅的巴西、印度、中國、南非與俄羅斯,是有可能團結起來組織第二道防線的。假如出現了這樣一種情況,也就意味着特朗普的關稅大棒有可能會起到反作用,也就是促使金磚國家之間更加團結,促使金磚國家進一步做大做強,甚至是促使金磚國家團結起來共同反對美國的關稅霸權。要知道,金磚國家之間加起來,不僅會在經濟總量上超過美國,而且金磚國家的人口數量是30億,而美國的人口數量則僅爲3個億。也就是說,30個億的大市場應對美國3億人口的市場,金磚國家之間還是有勝算的。


當然說一千道一萬,金磚國家能否團結起來反抗美國的關稅霸權,最終還要看印度的態度,要看印度能否認清形勢,拋棄在東西方騎牆的外交戰略。



直新聞:那您認爲,印度最終會屈服於特朗普的關稅大棒淫威向美國作出妥協嗎?


特約評論員 劉和平:我注意到,對此莫迪政府的態度還是相當曖昧,仍然在左右搖擺,一方面強硬放話,要“採取一切必要措施確保我們的國家利益”,另一方面又說,“將繼續致力於與美國談判達成一項公平的貿易協議”。但是,在印度的民間,則是民族主義情緒空前高漲,紛紛表態要捍衛國家主權,跟特朗普與美國“血戰到底”。我們知道,運用民族主義,是莫迪穩定政權與凝聚人心的主要手段,我認爲對於印度民間的聲音,莫迪是不敢忽視的。


除此之外我還認爲,即便拋開印度國內民族主義情緒的因素,光是算經濟賬,莫迪也很難屈服於特朗普的關稅大棒之下,尤其是不太可能完全切斷跟俄羅斯的經貿往來。主要原因在於,與製造業和出口都十分發達的中國相比,印度基本上還是一個內向型經濟體。


印度對美國的貿易順差只有500億美元左右,而即使沒有這些出口,對印度經濟總體影響也不大。但是,自從俄烏衝突爆發以來,印度從俄羅斯進口尤其是倒賣能源而獲得的經濟利益,那就是一個天文數字了。尤其是在印俄貿易中,雙方還是用印度貨幣盧比來結算的,這就使俄羅斯用廉價能源從印度手上換來的盧比,在國際市場上基本上花不出去,只能反過來再購買印度的商品,進一步讓印度在印俄貿易中成功地實現了“雙贏”——也就是贏了兩次


同時反過來,美國無論是在制衡中國還是在“印太戰略”上,以及利用印度來離間金磚國家、上合組織以及全球南方國家聯盟關係上,都離不開印度的支持。因此我認爲印度是有本錢叫板特朗普的。




作者丨劉和平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