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先生的作品中,對馮衡這一角色的描寫不多,甚至連她的出現方式,都是經由他人之口的描述。
這個別人口中才貌雙全,過目不忘的女性角色到底應該如何呈現,才能符合觀衆的想象?正在熱播的《華山論劍》中,陳都靈飾演的馮衡,可以說是超出期待,絕對驚豔。

父親馮友瀾因剿滅販賣私鹽的頭目,在前往巴州的路上被殺,同時出場的馮衡被追趕墜崖,危難之際遇到了黃藥師(週一圍 飾)。
墜於懸崖半山腰的馮衡,看到正在閉關練功的黃藥師時沒有出聲求救,而是決定翻身求死。
馮衡想活,但她更不想連累無辜之人捲入這場追殺,可見其擁有至純至善的品性。

全身癱瘓躺在屍體旁的馮衡再次遇到黃藥師時,她請求對方把自己帶走,被拒絕後,便不再強求,只是咬緊牙關默默流淚。
馮衡想走,但她尊重別人的意願,而非道德綁架,足見其有着豁達的胸懷。

從把黃藥師當成萍水相逢的救命恩人,希望對方拉自己一把,到確定心意後想要與對方長廂廝守的過程中,馮衡自始至終都沒有展現想要委身於一人的軟弱無力,而是主動釋放自己的魅力和魄力。
她想要活命時會聲淚俱下說“帶我走吧”,決定放手時便說“讓我去吧”便義無反顧跳下懸崖,豁達通透的表現反而讓初入江湖的黃藥師在猶豫不決中慢慢淪陷。

表面柔弱,拖着病體的馮衡,實際上內斂深沉,慧眼識人。
面對陰險狡詐的扈千手,她氣定神閒地與對方展開博弈,直言對方就是“壞人不會變好”的代表,看似好心相助實則另有企圖,讓原本遊刃有餘的扈千手露出陰鷙的神色。

當鹽幫、柴家等江湖勢力圍殺耽敏,歐陽鋒腹背受敵時,本想置身事外的黃藥師卻於心不忍。
於是,馮衡果斷站出來勸黃藥師不要做違心之事,偷得半生苟且又有何用。自己命懸一線卻毫不在意,只希望對方能做出正確的決定,如此氣度和見識,又如何不讓人佩服。
結局時,馮衡跟隨黃藥師前往臨安,在《九陰真經》篇章中,兩人過着平凡卻幸福的生活,爲了救治身中寒毒的馮衡,黃藥師四處奔波,從此無心江湖之事……

如果說《東邪西毒》拍出了黃藥師(週一圍 飾)和馮衡相識相知相愛的純愛過程,那麼《九陰真經》則拍出了兩人相守相伴、相濡以沫的相處方式。至此,總是以溫良賢淑的黃藥師妻子身份和古靈精怪的黃蓉母親身份出現的馮衡,終於有了完整的角色弧度和白月光形象呈現。
總而言之,對馮衡這一角色進行性格擴充和魅力延展,恰好滿足了觀衆對女性角色要展現出主體性的期待,一如見過天地能識人心的馮衡,在動盪的江湖中從不自苦,便是最好的註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