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俄羅斯“白蠟樹”-M級多用途核潛艇目前正在換裝“鋯石”高超聲速導彈。據稱,這一消息令北約高層指揮官大爲震驚,因爲他們認爲這可能會徹底改變水下作戰的原則。此外,俄“波扎爾斯基大公”號核潛艇也於近日正式入列。俄羅斯爲何着力加強水下核打擊力量建設?
俄新型核潛艇有何特點?

資料圖:俄羅斯“白蠟樹”-M級多用途核潛艇(來源:參考消息)
俄羅斯“白蠟樹”-M級多用途核潛艇屬於俄最新型的攻擊型核潛艇。軍事觀察員曹衛東介紹,該型潛艇具有自動化程度高、打擊威力強、隱身性能好等特點。
曹衛東:
俄羅斯的上一代攻擊型核潛艇是“維克托Ⅲ”級。
從體量來看,“白蠟樹”-M級的水下排水量遠大於“維克托Ⅲ”級。
在打擊能力方面,相比“維克托Ⅲ”級的水平發射裝置,“白蠟樹”-M級具備8個垂直髮射系統,發射速度更快,搭載的導彈型號更多。
此外,“白蠟樹”-M級還具有更高的自動化程度、更好的隱身性能,以及更大的下潛深度和更快的水下速度。
爲何換裝“鋯石”高超聲速導彈?

資料圖:俄軍發射“鋯石”高超聲速導彈(來源:環球網)
據瞭解,俄羅斯“白蠟樹”-M級多用途核潛艇正在換裝“鋯石”高超聲速導彈。在曹衛東看來,“鋯石”高超聲速導彈的高速特性可以使其成爲攻擊大型艦艇的理想武器,從而增強俄海軍的突防能力以抗衡北約。
曹衛東:
高超聲速導彈是在空氣中飛行,因此不是用於打擊水下潛艇,而是用於打擊水面艦艇或岸上目標。
“鋯石”高超聲速導彈的飛行速度可達8至9馬赫,面對這種速度,水面艦艇的防護能力十分有限。
因此,俄羅斯爲新型核潛艇換裝“鋯石”高超聲速導彈,目的就是一旦與北約大型水面艦艇編隊發生衝突,能夠利用攻擊型核潛艇從水下發射射程遠、速度快的高超聲速導彈,從而擊毀其水面艦艇編隊。
俄海軍發展思路有何轉變?

資料圖:維修中的俄羅斯“庫茲涅佐夫海軍元帥”號航母(來源:中國國防報)
值得注意的是,俄羅斯海軍唯一一艘航母“庫茲涅佐夫海軍元帥”號最近傳出將被封存的消息,有可能面臨被出售或被拆解報廢的命運。俄羅斯總統普京近日在俄海軍節發表講話稱,要持續提升以戰略核潛艇部隊爲核心的海基戰略力量。那麼,這是否意味着俄羅斯海軍發展思路正在發生轉變?
曹衛東:
俄羅斯海軍並非不需要大型水面艦艇,而是當前不具備建造大型水面艦艇的條件。
建造水面艦艇需要具備非常全面的工業化能力,投入巨大的建造經費,經歷漫長的建造週期,這些方面俄羅斯目前面臨一定困難。
然而,俄羅斯海軍又必須與北約對抗。在此情況下,俄海軍的武器裝備發展只能走非對稱發展的道路,即通過加強水下力量,如“波塞冬”核魚雷,打擊對方的軍港和岸上設施,以此提升自身威懾力。
原標題:《俄核潛艇換裝高超聲速導彈,北約高層指揮官震驚!俄海軍要走什麼路?》
欄目主編:秦紅 文字編輯:盧曉川 題圖來源:上觀題圖 圖片編輯:蘇唯
來源:作者:央廣軍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