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懼威脅堅持購買俄油,印度爲何“硬剛”特朗普政府?

由 京報網 發佈於 熱點

'25-08-03

根據美國總統特朗普7月31日簽署的行政令,美國將從8月7日起對全球69個貿易伙伴徵收10%至41%的“對等關稅”。在白宮網站公佈的列表中,印度的“對等關稅”稅率爲25%,在主要經濟體中屬較高水平,高於歐盟的15%、日本的15%和英國的10%。

特朗普還表示,由於印度一直是俄羅斯軍備和能源的主要買家,美國將對印度實施“懲戒”。

今年2月,莫迪與特朗普在白宮出席聯合記者會。新華社記者 胡友松攝

8月1日,特朗普透露,他“聽說印度將不再購買俄羅斯石油”。但隨後兩名印度高級官員表示,印度並沒有改變政策,政府“沒有指示石油公司”減少自俄進口。

美國爲何對印度“下手”?美國是印度最大貿易伙伴,2023至2024財年貿易額超過1180億美元。印度也是美國近年“印太戰略”中的重要角色。特朗普7月30日表示,雖然印度是美國的朋友,但兩國貿易往來相對較少,原因正是印度的關稅太高,且印度的非貨幣貿易壁壘是“所有國家中最嚴格、最令人反感的”。

清華大學國家戰略研究院研究員錢峯對北京日報客戶端記者表示,特朗普面向全球徵收關稅,最主要的目的還是推動製造業迴流美國,減少美國的貿易逆差。在“美國優先”政策下,特朗普向全球下手,包括日本、韓國、英國等主要盟友都要繳納關稅,印度自然也在其列。

在“印太戰略”方面,錢峯指出,特朗普第二任期的“印太戰略”尚未出臺,雖然美國在地緣政治特別是防務領域仍重視印度,但在特朗普眼中,經濟與政治是有所區分的。

“特朗普對印度徵收關稅最重要的目的,是通過經濟手段逼迫俄羅斯回到烏克蘭問題的談判桌上。”錢峯說,作爲俄羅斯原油的重要買家,印度對俄油的進口如果被切斷或者受到遏制,將是美國在烏克蘭問題上施壓俄羅斯很大的籌碼。特朗普提及印俄軍工合作,也是爲了達到同樣的目的。

美國總統特朗普。新華社記者 胡友松攝

值得注意的是,特朗普在7月31日威脅對俄羅斯實施新的制裁,要求俄方在8月8日前完成與烏克蘭的和談,實現“停火和持久和平”,時間比新一輪“對等關稅”生效日期晚一天。7月14日,特朗普曾威脅俄羅斯在50天內與烏克蘭達成和平協議,否則將向俄徵收100%或接近這一水平的稅率。7月29日,他又將50天期限縮短至10天,即以8月8日爲截止日。

雖然在新一輪關稅出臺的最後階段沒有向美國妥協,但自特朗普4月發起“對等關稅”以來,印度對“對等關稅”的態度在主要經濟體中始終較爲曖昧,僅曾提出對美國的鋼鋁關稅和汽車關稅進行反制,但最終仍被美國施加25%的較高關稅。

錢峯表示,印度沒有看清特朗普發起關稅戰的最主要意圖——關稅高低和與美國政治關係的好壞沒有太大關聯。25%關稅讓印度進一步看清了特朗普“美國優先”政策的真實面目,是一次警醒。

“印度在美國威脅下堅持購買俄羅斯石油也在情理之中。印俄關係對印度來說非常特殊,雙方將雙邊關係定位爲‘享有特權的特殊戰略合作伙伴關係’,幾十年來都格外看重。”錢峯說,印俄之間不僅沒有大國之間常常存在的矛盾和利益衝突,在很多方面的利益契合度也很高。特別是近幾年,俄羅斯的廉價優質原油爲印度經濟增長提供了有力支撐。在努力實現成爲經濟大國和製造業強國的道路上,印度更不可能切斷重要的石油進口來源,損害自身經濟。

針對特朗普將印度和俄羅斯並稱爲“死氣沉沉的經濟體”的言論,印度總理莫迪也在8月2日進行了間接的回應。他表示,印度將成爲世界第三大經濟體,因此必須在經濟利益方面保持警惕。莫迪還說,印度公民買東西應該只有一個標準,即要買印度人制造的東西,強調國內製造業和消費。

錢峯表示,特朗普在印巴衝突中的表現和美巴關係的升溫態勢,都使印度國內開始對莫迪政府有所批評。這樣的情況下,印度政府更不可能爲了討好美國而損害自身民意基礎。

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

記者:白波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