辭職半年還沒找到工作的我,悟到的7個道理。事教人,一次足矣!

由 職場老油子 發佈於 職場

'25-07-23

那天,我交完辭職信,昂首闊步走出公司大門,感覺到了輕鬆和解脫,感覺未來盡在掌握。

未曾想,歇了半個月後,找工作處處碰壁。半年時光,一直在在焦灼的投簡歷,但總是石沉大海。

我坐在黃昏的湖邊,突然發現,曾經自詡職場已經遊刃有餘,不過是一場徹頭徹尾的自我感覺良好罷了。

人總是要狠狠跌一跤才知道:事教人,一次便足矣!

1、 再好的同事關係,也避免不了人走茶涼。

還記得離開公司的那天,大家都給予了祝福,表現出了深深的不捨。可我在失業的陰影中無奈向他們求助時,所有人的反應都是“已讀不回”。

可能這個時候,我才清醒了。職場這杯茶,人走茶涼,誰都避免不了,曾經那些熱情,只不過是臨別筵席上的客套而已。

2、 很多成績都是平臺賦予的,而不是能力有多強。

這份知名外企的不錯工作成績,我以爲是自己能力的體現。可當面試官問我:“如果沒有公司提供的資源,你如何做好這些工作?”我只有語塞。

本來覺得自己的簡歷花團錦簇,但在對方審視的目光下,這一切彷彿沒有了色彩。

原來很多所謂的成績,只是在特殊平臺下的產物,跟個人能力關係並不大。一旦離開這個平臺,可能自己啥也不是。

3、 到手的纔是自己的,其他的全是畫大餅。

面試了一家初創公司,大家談得還不錯。老闆親自面試的,他向我描繪着誘人藍圖:期權、分紅、以及不可限量的未來。

當時我的確有點心動。然而,回家後我清醒了,並最終婉拒。他們實際只是付出了不及我原來四分之一的工資,卻想用那些空口的承諾,畫一個讓我心動的餅。

未來如何,連他自己都不確定。即使真的發展起來了,以一個老闆的尿性,會兌現承諾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4. 一分錢難倒英雄漢,坐喫山空的焦慮真能壓垮一個人。

當有穩定收入時,即使偶爾手頭有點緊,但根本感覺不到這種壓力。

水電費、房貸這些必須要出的用費還都沒什麼,特別是孩子的補課費,客觀地說可以停,但卻停了卻又倍感淒涼。每一筆支出都像是在身上吸血。

我真切嚐到了“英雄氣短”的滋味。生存的壓力,是如此地殘忍。

5. 裸辭一時爽,等找工作的時候才發現原來的工作真的不錯。

離職的時候,這個公司,在我心裏,一無是處,感覺多待一天都是煎熬。

但找工作的時候,發現再難碰到比原來更好的崗位了。即便是一次次降低心理預期,也還是難找到合適的。

自己曾還抱怨過在原公司的發展已經到了“瓶頸”,如今在空窗期下,發現安穩纔是最珍貴的。

如果再想辭職,堅決不要裸辭,騎驢找馬纔是正道。

6、 以爲大公司的工作經歷能輕鬆玩轉小公司,其實錯得離譜。

一次面試某個新創業的小公司,我仗着自己大公司的經歷,侃侃而談,說規範流程,說資源整合。

然而那個老闆輕輕搖頭:“我們現在不可能有完善的人員配備和流程,我們現在要的是捲起袖子、一人當三人用的實幹者。”

那一刻我才明白,大廠的經驗在小公司玩不轉的,甚至是不合時宜的累贅。不同戰場,需要不同的搏殺方式。

7、受委屈本來就是工作的一部分,到哪都一樣。

本來以爲,我是來上班的,我憑勞動賺錢,不應該受到莫名其妙的委屈。

但在數次面試中,看着那些高高在上的面試官,面試過程中受到的白眼和委屈,數不勝數。

我想起過去在辦公室遇到的種種委屈,其實沒什麼兩樣。原來委屈並不是哪個公司、哪個崗位所特有的,而是職場上無法豁免的情緒。


輾轉求職已過半年了,每一天都像一把重錘在敲打我。讓我身心疼痛的同時,也讓我看清了更多的現實。

生活是最好的老師,往往只用一次痛徹心扉的教訓,就讓我們得到教訓,並終生難以忘懷。有些學費是昂貴的,但付過了,就要有收穫。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