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是戰是和?中國高層明確表態,美媒:中國已3個月沒買美石油

由 博覽歷史 發佈於 歷史

'25-07-05

日前,彭博社刊登了一篇題爲《中國已經連續三個月拒買美國石油》的文章引發了外界的廣泛關注。

文章中寫道,在過去三個月裏,中國沒有從美國購買一桶原油,這是自從2018年以來,最長的一次記錄。

文章分析,由於中國是全球最大的原油進口國,但是在過去三個月裏卻不曾從美國進口原油,這給美國頁岩油開採商帶來了壓力。

畢竟國際油價在過去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裏呈現下降態勢,美國頁岩油開採商的日子本來就不好過。

根據美國官方數據顯示,由於中國不再購買美國原油,導致莫爾根的海外原油銷售量已經跌至過去兩年來的最低水平。

彭博社的文章中還指出,中國買家的減少對於美國頁岩油生產商來說無疑是個壞消息,因爲這些生產商對於海外原油出口業務的依賴度非常之高。

至於中國爲何在過去三個月裏停止從美國購買原油的原因,自然是與中美之間的貿易對抗正相關。

雖然在中美倫敦貿易磋商後,雙方暫時將關稅回調到了“對等關稅”提出之前的水平,但是在許多具體業務層面,雙方並沒有冰釋前嫌,原油貿易便是其中之一。

也就是說,中美之間的貿易戰爭,實際上只是暫時停火,並沒有完全結束,畢竟特朗普政府還沒和其他國家達成貿易協議。

最直接的證明便是不久之前,美國總統特朗普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從7月4日開始,他會給其他沒有和美國達成貿易協定的國家發通知函,直接告訴他們最終的關稅是多少。

也就是說,特朗普已經不打算和其他國家談判,自己直接下發最後通牒。

特朗普的態度雖然十分強硬,但實際上是在打腫臉充胖子,因爲這恰好證明了一點,那就是目前爲止,大多數國家都沒有和美國談妥。

也就是說,絕大多數國家並不願意犧牲自己的利益,來換取美國在關稅上的“寬限”,更何況還有中國這個成功的案例在前,不少國家更是呈觀望態度。

正因如此,關於這場由特朗普發起的“對等關稅”戰爭究竟會如何收場,多數人心中還是一個問號。

甚至有媒體猜測,如果特朗普最終無法收場的話,不排除這位八十歲老人會劍走偏鋒,向其他國家宣戰。

當然,這種猜想未免過於極端,如果說特朗普政府真得要打貿易戰爭,對象有且只有一個,那就是中國。

實際上,坊間早就流傳着中美之間必有一戰的說法。

畢竟中美雙方代表着兩種完全不同的社會體制,也代表着不同的發展方向,遲早有一天這個世界會做出抉擇,屆時很有可能爆發劇烈的衝突。

只不過,中方一直都愛好和平,更不願意捲入任何形式的戰爭,關於這一點,中國對外聯絡部部長劉建超在參加世界和平論壇期間再次作出聲明。

劉建超表示,中國人民歷來愛好和平,對於中美關係來說尤其如此,但是,在涉及國家統一這樣的原則問題上,中國並不會放棄用武力來實現。

劉部長的態度實際上已經十分直接,那就是中方本質上是愛好和平的,也願意爲世界和平做出貢獻。

但一切的前提是中國的國家主權不能受到侵犯,尤其是在臺灣問題上,中方並不會做出放棄使用武力的承諾。

至於中美之間是否會有一場戰爭,劉部長並沒有給出正面的回答,但是相信參與的其他國家都已經聽懂。

實際上,對於特朗普政府來說,也不希望和中國發生直接衝突,無論是在貿易上,還是在軍事層面。

在貿易層面,中美過去長達八年的貿易對抗,已經讓美國明白了一個最基本的道理,那就是在貿易層面,中美之間誰都離不開誰。

而且某種程度上來說,美國對中國的貿易依賴遠大於中國對美國的依賴程度。

至於軍事層面,雖然美國仍舊是全球第一軍事強國,但是中國正在迎頭趕上,此前美國智庫就給出過分析文章,認爲中國的軍事實力很有可能在2050年前後超越美國。

實際上,美國一直以來都在避免捲入直接軍事衝突,反而更傾向於代理人戰爭,只不過面對中國這樣強勁的對手,代理人戰爭顯然不起作用。

而且,對於特朗普本人來說,也不願意大動干戈,要知道,在特朗普上任之初,還打算拿到諾貝爾和平獎,可見這位商人出身的總統,只想賺錢,不想要打仗。

儘管如此,並不代表未來中美之間不會發生正面衝突,畢竟特朗普的任期也只有四年時間,而美國政府的霸權主義路線又不可能輕易改變,這是由美國軍工複合體的本質所決定的。

所以,早就有專家預測,中美之間雖然短期內不會爆發戰爭,但是未來不排除正面衝突的可能。

當然,也有美國專家認爲,中美之間的較量並不會在某一個瞬間集中爆發,而是在過程中逐漸體現。

以中國已經連續三個月沒有購買美國原油這件事舉例,這也是中美相互較量的一環,而且從目前來看,顯然是中國佔據了上風。

當然,中美之間是否爆發戰爭,不僅僅取決於雙方的決策,也與外部國際環境密切相關。

長遠來看,隨着國際政治形勢朝向多極化發展,戰爭爆發的可能性必然會越來越低。

畢竟多極意味着彼此之間既有合作,又有制約,遠比現如今美國一家獨大要穩定的多。

總而言之,對於接下來中美關係的走向,雖然不容樂觀,但是也無需過分擔心,雙方將會繼續保持這種若即若離、邊打邊談的狀態。

當然,如果美國存心要觸碰中國的底線——臺灣問題,那麼一切就另當別論。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