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中國扳回這局得看六代機! 美海軍上將: 美國只剩二方面領先中國

由 劉白惜 發佈於 歷史

'25-07-30

美海軍上將約翰·阿奎利諾在2024年3月20日國會衆議院武裝部隊委員會聽證會上直言,美國在高超音速飛行器領域落後中國,在水面艦艇、戰鬥機、衛星系統和無人機方面跟中國差不多,只在航母和核潛艇兩個方面還保持微弱優勢。這話一出,等於承認中美軍事力量對比已經到了一個臨界點,美國以往的全面領先局面不再穩固。阿奎利諾作爲印太司令部司令,他的評估基於大量情報數據,不是隨便說說。這反映出美國軍方內部對中國的快速發展越來越警覺,尤其是在印太地區,潛在衝突風險讓這種對比變得格外敏感。

先說高超音速武器,這塊美國確實掉了鏈子。美軍寄希望於陸基遠程高超音速導彈和空射快速響應武器,但測試屢屢失敗。陸基項目整合後三次發射都沒成功,問題出在發射架上;空射項目測試五次,只一次完全成功,其他不是點火失敗就是飛丟了。這些項目主要由洛克希德·馬丁負責,本來技術儲備最厚,現在卻成了要錢卻出不了貨的尷尬局面。中國這邊,高超音速技術靠風洞領先,JF-12激波風洞2012年投用,JF-22超高速風洞2023年驗收,能測試效率高達50%的斜爆轟發動機,大氣層內速度可能破15馬赫。美國風洞落後,只能用探空火箭測試,成本高、週期長,數據獲取難。這導致美國在高超音速通信和整體驗證上落後,國防部多次催促也沒趕上趟。

水面艦艇領域,美國的優勢也不如從前。阿利伯克級驅逐艦有先進相控陣雷達,但中國052D型艦艇防空性能強,垂髮系統規模更大。朱姆沃爾特級本想裝備高超音速導彈,但項目延誤,時間表遙遙無期。中國055型萬噸大驅有YJ-21艦載高超音速導彈,中遠程防空導彈不輸美國。兩邊互相借鑑技術,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美國下一代驅逐艦設計甚至參考了052D的元素。總體看,水面艦艇中美已到同級水平,中國在某些火力配置上還佔上風。

戰鬥機方面,五代機對比最直觀。美國F-22是老牌,但航程、武器負載、雷達和機動性有短板,數量少且老化。中國J-20後發優勢明顯,航程長、數量多,對抗F-22不喫虧。F-35對標J-35,後者有艦載和陸基版,走通用趨勢。運輸機和直升機差距縮小,美國C-17對應Y-20,阿帕奇對應Z-10,重型直升機美國稍領先,但對整體戰局影響不大。戰鬥機領域中美基本平起平坐,中國在數量和後發優化上更有潛力。

衛星系統和無人機是另一個平分秋色的點。美國鎖眼系列光學偵察技術先進,但數量保密。中國合成孔徑雷達衛星夠用,能偵察美國航母和驅逐艦,引導攻擊。通信衛星中國也跟上,從手機直連同步軌道技術看,實力不弱。無人機上,美國RQ-4超長航時稍勝,但中國WZ-9高空預警機高度達2萬米,雷達範圍比E-3和E-2D遠,值班時間無限制。在攻擊無人機和高超音速偵察無人機領域,中國已領先。從學習到領先,中國無人機發展只用二十年,戰鬥機和水面艦艇也類似。這得益於中國長期策略,堅定投入,不像美國一屆政府一屆政績,政策搖擺。

航母和核潛艇是美國最後的兩個優勢點。美國有11艘8-10萬噸級航母,半個世紀積累,中國短期趕不上。中國遼寧艦是改裝瓦良格,山東艦自制滑躍式,福建艦用電磁彈射,但動力還是常規。核動力航母中國預計004或005號解決,技術難點已過,主要是時間。核潛艇上,美國靜音技術強,全球水下監聽網是獨門絕活。中國突破無軸泵噴推進,未來實用化後靜音將超美國,老技術難找中國潛艇。但美國用AI分析潛艇信號,資源多,短期優勢還在。

阿奎利諾的評估不是空穴來風,基於2023年底高超音速失敗和DF-27導彈成功測試。美軍印太司令部2024年3月21日在參議院重複類似證詞,強調需加速投資。中國投入研究是美國的5-6倍,導彈裝備後還能通過演習優化,美國算法再好也需時間追趕。飽和路徑攻擊是中國獨創,美國算法有何用?武器代差一旦拉開,很多技術就落伍。阿奎利諾2024年4月退休前,繼續推動印太合作,協調演習,但焦點已轉到未來代差武器。

現在,中美軍事對比到分水嶺,中國火力不足擔憂轉爲極致發揮,但戰術武器決定不了戰略。決定未來戰爭的,是代差武器,尤其是六代機。誰領先,誰就能扳回局面。阿奎利諾退休後,繼任者塞繆爾·帕帕羅2025年5月3日接手,繼續警告中國壓力漸增。六代機成了關鍵。

美國六代機NGAD走向明確,GE和普惠變循環發動機走大型、長航程、高隱身路子,像F-22升級版,航程增30%。這對F-22和F-35是好選擇,但NGAD要趕上高超音速風口。2025年3月21日,特朗普宣佈波音中標NGAD,命名F-47,測試版已飛近5年,與無人機協同作戰。空軍參謀長戴維·阿爾文預計2029年初完成工程原型首飛。海軍F/A-XX也推進,2025年4月1日宣佈諾斯羅普·格魯曼中標F-45“雄貓II”,價值200億,推動研發。

中國六代機發展更快。2024年12月,兩型新型飛機試飛,成都飛機集團和瀋陽飛機集團設計,被認爲是六代機原型。成都的J-36菱形翼、無尾設計,瀋陽的也類似。2025年1月,AVIC分享概念,菱形翼、無尾,提升寬頻隱身、紅外抑制。發動機和氣動學更先進,航程遠、超音速巡航強。武器系統超遠程空空導彈、主動防護、高超音速武器。中國從2019年預研,預計2035年成熟,但進度快,J-20從2011首飛到服役只6年。

對比看,中國可能先服役六代機。美空軍助理部長安德魯·亨特2025年1月警告,中國可能先達初始作戰能力,但美國技術更好。空軍部長弗蘭克·肯德爾說,中國現代化已久,NGAD需審視,但技術優勢在。成本是問題,NGAD單價3億刀,三倍F-35,2024年暫停審視,推到特朗普政府。中國研發成本低,工業鏈成熟,隱身材料市場2025年11.7億刀,中國企業如華秦科技、佳馳科技領先。

忠誠僚機是關鍵,美國亞音速,中國超音速如暗劍。AI系統,中國算法強,美國學習優勢,但空戰大數據要求不高,差距小。電磁武器,中國艦載電磁炮成熟,激光武器2014年商用化,賣到沙特實戰。美國中壓交流系統麻煩,儲能轉換難。中國中壓直流適合能量武器,一路通順。

未來,六代機決定空中優勢。美國F-47長航程隱身,中國J-36速度傾向。誰先服役,誰佔先機。中國2024原型飛,美國2029首飛,中國領先可能大。美國需加速投資,避免落後。阿奎利諾的話提醒,優勢只剩兩點,扳回靠六代機。但中國進度快,美國成本高、技術點錯樹,摸着鷹醬過河也難。印太博弈,六代機是轉折,誰贏誰主導天空。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