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準中國收臺,美軍司令對華下戰書,要在中國家門口部署中程導彈

由 劉白惜 發佈於 歷史

'25-07-30

。咱們先從頭說起,美軍太平洋陸軍司令查爾斯·弗林這個人,在2023年11月的時候,就公開放話了,說要在印太地區部署中程導彈,目的直指中國大陸對臺灣的任何可能行動。這不是隨便說說,他當時是在加拿大哈利法克斯國際安全論壇上講的,美軍計劃2024年就把導彈擺到亞洲來,射程從500公里到2700公里那種,能打到不少地方。弗林的意思很清楚,就是要用這個來阻撓中國實現統一,擺明了不讓中國“收臺”。這下子,中美關係又添了新堵點,美國人這招兒,等於在家門口下戰書,搞得大家心裏直打鼓。

弗林這個人背景挺硬的,生於1963年,在羅德島長大,上大學時學營銷,但通過陸軍後備軍官訓練團進了軍營,1985年畢業就當少尉。從基層幹起,當過排長、連長,1991年海灣戰爭時在第二遊騎兵營帶隊打仗,後來1994年去海地干預,指揮部隊穩局勢。一步步爬上來,帶過第82空降師和第25步兵師,2014到2016年在夏威夷駐紮,管太平洋陸軍副司令,2019年當上陸軍副參謀長,管作戰和訓練。2021年6月,他正式接棒太平洋陸軍司令,管着整個印太的陸軍力量,大概有9萬多人。這傢伙軍齡長,經驗足,但在美國軍界裏,他就是那種典型的鷹派,總是強調要對抗中國崛起。

爲啥美國要這麼幹呢?說白了,美國把中國當成頭號對手,從貿易戰、科技戰打到軍事圍堵,一輪輪來,但中國穩得住,沒讓美國佔多大便宜。現在,美國覺得臺灣是最後一張牌,能用來卡中國脖子。弗林的部署計劃,其實是美國整體戰略的一部分,擺脫了以前《中導條約》的限制,那條約是1987年美蘇籤的,禁了陸基中程導彈,但美國2019年退出了,理由是俄羅斯違規,順便還甩鍋給中國,說中國沒加入條約,發展了太多導彈。結果,美國就開始自己搞,開發堤豐系統,就是一種陸基發射器,能發戰斧巡航導彈和標準-6導彈,射程夠遠,能威脅中國沿海和南海一帶。

2024年,這事兒開始落地。4月11日,美軍就把第一套堤豐導彈系統拉到菲律賓呂宋島北部,參加“薩爾沃戰鬥”演習。這是冷戰後,美軍第一次在亞洲部署這種東西,菲律賓那邊同意了,因爲杜特爾特下臺後,馬科斯上臺,親美多了,給了美軍更多基地使用權。導彈系統來了後,美軍士兵在那兒組裝、測試,但沒實彈射擊,就模擬操作。菲律賓政府說這是臨時部署,演習完就撤,但美國沒那麼簡單,打算長期留着威懾。關島、日本、澳大利亞也在考慮範圍,日本沖繩和關島是美軍老基地,導彈放那兒能覆蓋臺灣海峽。菲律賓呢,因爲南海爭端,跟中國有摩擦,美國就利用這點,拉菲律賓下水。

俄羅斯專家羅曼諾夫分析過,說美國最可能把導彈放臺灣,但到現在還沒這麼幹,因爲那太敏感了,會直接挑釁中國底線。中國多次聲明,臺灣是核心利益,不容外來干涉,美國要是真放導彈到臺灣,等於公開支持“臺獨”,可能引發大沖突。羅曼諾夫還說,美國這麼做,是給臺灣當局壯膽,提供軍事支持,但中國導彈實力強,不會坐視不管,會加強防禦系統,反制措施肯定跟上。中國一直剋制,但美國步步緊逼,中國得準備好最壞情況。

弗林的話不是孤立的,美國國防部和國務院都支持這套路。2023年,美國國會通過法案,撥款給印太導彈部署,預算上億。太平洋陸軍人士羅布·菲利普斯也說過,部署是爲了“遏制中國”,地點可能日本、菲律賓、關島,但日本和菲律賓民衆反對聲大,擔心捲入戰爭。日本首相岸田文雄政府想加強防衛,但國內抗議多,菲律賓也一樣,馬科斯得平衡國內壓力。關島是美國領土,部署容易,但距離臺灣遠了點,效果打折。

到2024年底,弗林退休了,11月8日把指揮權交給羅納德·克拉克。退休後,他沒閒着,2025年7月12日跑去臺灣,參觀漢光演習,那是臺灣每年大練兵,模擬防衛大陸進攻。他在那兒看部隊演練,強調美臺合作重要。這趟訪問,等於延續他的鷹派作風,美國退休將領常這麼幹,間接影響政策。漢光演習今年焦點在河防和城市戰,臺灣當局藉此秀肌肉,但實際能力有限,靠美國武器撐着。

導彈部署沒停,2025年3月,美軍準備第二套堤豐系統,打算放太平洋某地。7月,在澳大利亞“護身軍刀2025”演習中,美軍第一次實彈射擊中程導彈,用高機動火箭炮系統打沉了海上靶船。這是大動作,演習從7月13日到8月4日,多國參加,澳大利亞北部熱帶地區,美軍第三多域特遣隊負責,驗證了導彈從空運到發射的全過程。導彈飛出後,精準命中,證明系統實戰能力強。這不光針對中國,還在拉盟友,澳大利亞、日本、韓國都捲入,美國想建“導彈鏈”圍中國。

中國怎麼看?這事兒中國外交部多次回應,說美國部署導彈破壞地區穩定,增加對抗風險。中國強調,和平統一是目標,但不排除必要手段。美國這麼搞,等於是火上澆油,中美得管控分歧,通過對話解決。但美國霸權思維根深蒂固,總想維持單極世界,不願中國強大。中國軍隊在加強戰備,導彈部隊、海軍演習增多,南海東海巡邏常態化。專家說,中國有東風系列導彈,反艦反導能力頂尖,能應對美國威脅。

全球輿論分化,俄羅斯支持中國立場,說美國冒險;歐洲國家中立,但擔心供應鏈斷;東南亞國家糾結,怕被夾在中間。聯合國也沒啥動作,因爲大國博弈。經濟上,美國部署導彈可能影響貿易,亞太投資信心降,但中國“一帶一路”還在推,穩住基本盤。

長遠看,這部署會讓臺海更緊張,美國不讓中國“收臺”,但中國統一決心鐵板釘釘。美國用導彈下戰書,短期威懾有,但長期可能適得其反,逼中國加速軍事現代化。兩國得找平衡點,避免擦槍走火。民衆視角,這事兒接地氣點說,就是大國過招,普通人盼和平,別讓對抗升級成戰爭。臺灣民衆也分裂,有的怕打仗,有的被當局宣傳影響。總之,美國這步棋走得險,中國得穩紮穩打。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