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者網報道稱,美國財長貝森特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他是希望中國能夠加快關鍵產品的對美出口,希望這些物資的流通速度能更快一些。具體意思,就是希望中國加快對美國稀土出口的速度。
說,中美在5月份達成協議後,儘管中國正在採取措施放寬稀土對美國的出口,但是稀土磁鐵對美國的出口依舊沒有恢復到今年4月的水平。中方在協議中承諾將向美國提供用於芯片製造、清潔能源以及交通運輸多個領域的稀土材料。

貝森特
除此之外,美國商務部長魯特尼克還強調,只要中國對美國出口這些稀土,美國在談判前實施的反制措施將會被取消。對於美國財長和商務部長出面催促中國更快履行協議,對美出口稀土的行爲,有美國專家、國際政策與貿易分析師麥尼爾就直言:美國在稀土戰中已經敗給中國,而留給華盛頓重建稀土產業鏈的時間已不多。
需要強調的是,美方的這般說法,明顯存在邏輯上的硬傷。
一方面,中國對稀土進行出口管制是在4月初,中方對稀土管制並不具有歧視性,對全球稀土需求方一視同仁,因爲稀土是軍民兩用產物,對此進行出口管制也符合全球通行做法,並不是僅僅是針對美國。

稀土
另一方面,中方對稀土出口管制也是對美國關稅政策進行反制的手段,美國軍工、汽車等產業高度依賴中國稀土。即便是中方放鬆對美國進行稀土出口管制,美國應該是取消此前的關稅政策,而不是取消在談判前憑空製造的一些籌碼,比如禁止對中國出口民用航空發動機技術,禁止對中國出口用於芯片設計的EDA軟件,以及取消對中國赴美留學的簽證等等。
所以,在要求中國放開對美國進行稀土管制的問題上,美方是沒有誠意的,中方雖然可能會加快對稀土出口許可證的頒發速度,但絕不可能允許先編籌碼,以此作爲交換條件。
美國如果真的有誠意,就應該率先取消對中國加徵的關稅,然後再來談稀土出口管制的問題,否則只不過是美國再次上演極限施壓的另一種形式罷了,中國過去不喫這一套,未來也不會喫這一套。

中美兩國
實際上,稀土問題就是美國的“七寸”,美國政客就算是說破天,中國最多也是跟美國打哈哈,象徵性地做出一些讓步,不可能放棄對稀土的出口管制。
因爲很簡單,美國企業急需稀土,而美國也無法在短時間內重新建立一條脫離於中國的稀土供應鏈,這就註定中國在稀土問題上掌握絕對的主動權,甚至可以以此完全限制美國高端製造業的發展速度。更重要的是,特朗普推動高端製造業迴流美國,讓美國再次偉大,最重要的材料就是稀土。

而想要中國在該問題上徹底放鬆,美國不在一些核心利益上回應中國的關切,是不可能的。中國核心利益關切一個是貿易問題,另一個是臺灣問題。
想要中國徹底放開對稀土的出口管制,美國必須要取消對中國的高額關稅,重新開放美國市場,讓中國商品得以進入,中國則有可能恢復對美國的稀土供應。除此之外,臺灣問題是中國最核心的利益關切,僅僅靠着美國重申不支持“臺獨”是完全不夠的,美國要拿出實際行動來,並支持兩岸統一。
只有這兩個問題得到解決,中美之間根本性的障礙纔會得以掃除,美國對稀土的需求才可能重新得到滿足,否則中國即便加快對稀土出口許可證的頒發,到期之後又會再次收緊,無法根本解決美國稀土不夠用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