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發出的“最後10天通牒”,普京已經第一時間知曉全部情況,但24小時過去了,仍然一句話沒說,來了一招已讀不回。

(特朗普的最後通牒,普京第一時間就知道了)
兩天前,特朗普突然宣佈,將俄烏調解的最後期限從此前設定的50天,縮短至10天至12天。
原因是在他看來,他看不到有關衝突調解的任何進展。
特朗普是這麼說的“我本來想慷慨一點,但是沒看到任何進展。”
特朗普還透露,自己曾三次以爲俄烏快接近停火,但沒想到俄方又突然再次對烏克蘭展開襲擊。
特朗普的話裏話外,都在暗示自己被普京給耍了。
特朗普還認爲,與普京的會晤已經沒有必要。
特朗普最後強調,如果俄方在這十天之內沒有與烏克蘭達成停火,將對俄羅斯徵收100%的二級關稅。
特朗普這招不僅針對的是俄羅斯,還包括所有與俄羅斯經貿往來的國家,他正是想借此極限施壓俄方,儘快實現停火。
針對此事,29日當天,俄總統新聞祕書佩斯科夫出面表示,對於特朗普昨天發的聲明,克宮已經知悉。

(特朗普的威脅,普京一句話沒說)
也就是說,普京第一時間就知道了這事,但除此之外沒有給出任何回應,24小時過去了仍然已讀不回。
顯然對於特朗普的威脅,俄方還在評估階段。
他們也想看看,特朗普是否會真的如他放出的狠話那般,真的對俄羅斯徵收100%的二級關稅?
畢竟這不僅事關俄美貿易,還關乎所有與俄羅斯合作的國家與美方之間的貿易合作。
而中國、印度正是俄羅斯最大的貿易伙伴之一,同時還與美國經貿合作緊密。
特朗普若真這麼做了,中印纔是“最大受害者”,俄美經貿關係反而沒有太大影響。
特朗普也承認,若談判失敗,則計劃實施進口關稅,但他也不確定,這是否會對俄羅斯起作用。
如果最終沒有作用,那特朗普何必還實施這個二級關稅?克宮都不需要做什麼,特朗普這招就已經不攻自破了。

(中印是俄羅斯最大的貿易伙伴之一)
另一方面,俄烏衝突進行了三年多,俄羅斯付出了這麼多的代價、流了那麼多血,顯然也不會因爲特朗普的一次威脅,就放棄達到他們的軍事目標。
俄羅斯國家杜馬國防委員會主席卡爾塔波洛夫在提到此事時強調,特朗普的任何最後通牒,都不會改變“特別軍事行動”的目標和任務,這是由普京定下的。
很顯然,雖然普京沒有公開回應特朗普的言論,但已經給俄羅斯內部下了鐵令,任何威脅都不能阻止他們達成行動的目標。
與此同時,俄軍仍然在按照自己的節奏在前線作戰,不斷地發起進攻、宣佈戰報。
俄聯邦安全會議副主席梅德韋傑夫表示,特朗普的“最後通牒”遊戲,無論是50天,還是10天,都是對戰爭又進一步的威脅。
或許也正是俄方這“無所謂”的態度,讓特朗普一次次地破大防。
說實在的,特朗普要想盡快促成俄烏停火,單純地施壓俄羅斯也沒有意義,烏克蘭同樣也是談判的一方。
當前俄羅斯佔據戰場優勢,又不依賴與西方的經濟合作,又怎麼可能輕易被美國拿捏?烏克蘭則高度依賴西方的支持,美國說一它可不敢說二。
說一個很殘酷的事實,特朗普對烏克蘭施壓,說不定效果來得都比俄羅斯快,特朗普這發力方向就搞錯了。

(特朗普威脅普京,還不如威脅澤連斯基)
當前俄烏談判遲緩,很大一部分原因也是澤連斯基等人不認命,反而還提出一些更不切實際的要求,顯然烏克蘭這也沒有談下去的誠意,只是爲了換取美方的繼續援助。
特朗普不如換個方向,對澤連斯基極限施壓,俄烏可能馬上也停火了。
特朗普的“最後通牒”看似強硬,實際上也暴露了美方調解手段的匱乏,除了關稅手段,就是關稅手段了,沒有什麼新意。
俄羅斯早已適應了西方的制裁與施壓,普京的沉默恰恰說明了——俄羅斯不喫這套。
若美國真想推動停火,與其對俄揮舞無效的"關稅大棒",不如正視現實,強迫一個佔據戰場優勢的核大國作出妥協,是多麼不切實際的一件事。
特朗普這場“最後通牒”的鬧劇,最終可能只會證明一件事:在真正的戰略定力面前,虛張聲勢的威脅,連24小時的沉默都幹不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