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擬對美商品徵收關稅進行反制,以對抗美國對印度鋼鋁製品徵收關稅的做法。這則消息一出來就令人詫異,因爲印度出爾反爾了,之前可不是這個態度,現在怎麼變了呢?

有關報道
就在上個月,印度方面還公開表示不打算對美國進行報復。不僅如此,印度的工商部長還聲稱是“大好事”,他說這樣有利於“供應鏈公平”,能給印度帶來千載難逢的機會。

印度工商部長
既然是大好事,是千載難逢的機會,怎麼現在又要對美商品反制,這變得太快了,是什麼原因轉變態度呢?
結合最近發生的一系列事情就能看出端倪,首先是印巴一邊倒的結果。在最尷尬的時候,美方搶先一步公佈印巴停火,插手了克什米爾問題,美媒也不配合印度的宣傳,這些都讓印度不滿意。
另外看到中美會談的結果比預期的要好,印度必然不是滋味。本來是跪着的,看到不跪的反而可以坐沙發,於是跪着跪着也想站起來試試。印度的想法就是你行我也行,想效仿也達到滿意的效果,但他們又高估了自己。

實際上對於印度來說,他們最需要的是切合實際,務實一點,要從自身的實際情況來解決問題。不能照搬別國的經驗,也別再一掐脖子就翻白眼,一鬆手就吹牛,口嗨沒有用。
印度更不能被人牽着走,看看萬斯所到之處必然倒黴,別又讓人利用了。借用演員陳德容在節目上說的一句話:“你不是我,我也不是你”,這句話很適合印度,同樣的方法不一定適合印度。

節目片段
接下來大家敬請期待事情發展,大家覺得前後不一、出爾反爾的印度會有好結果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