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官員透露,巴中雙方正積極商討共同興建一條橫貫南美大陸、全長約5000公里的"兩洋鐵路",連接巴西東海岸與祕魯西岸的錢凱港。

兩洋鐵路
兩洋鐵路將穿過巴西富含鐵礦的米納斯吉拉斯州、戈亞斯州,還會穿過盛產大豆和牛肉的農業核心地帶。修建這樣一條鐵路有利也有弊,網上有不同的觀點,先說說弊端有哪些。
、地形複雜提高了成本,能不能回本是個問題。

地形圖
從地形條件來看,巴西高原和安第斯山脈的海拔問題怎麼解決?尤其是巴西與祕魯交界處,那一帶的山區地形複雜,交通一直不方便,修建鐵路的難度和成本都很高,還要考慮生態環保。即便技術沒問題,也要計算投入和回報率。
、兩洋鐵路的貨運價值問題,有沒有足夠多的貨源,能競爭過海運嗎?
關於這個問題,鐵路運費肯定高過海運,巴西的貨物直接走海運就好了,費勁倒騰海鐵轉運增加成本,感覺沒必要。
以上是兩洋鐵路面臨的主要問題,但這條鐵路也有有利的一面。兩洋鐵路不能以錢多錢少來衡量,這叫戰略佈局,由於巴拿馬運河可能被控制,還要提高過路費,再算上排隊等待半個月,這樣算下來成本也不低。
現在兩洋鐵路算是提前佈局,建成以後可以多拉快跑,在5000公里的鐵路上可以運行幾百甚至上千趟列車,按照時速100也就五十多小時。這樣就能節省時間,而時間就是金錢,一些附加值高的產品適合鐵路運輸。

兩洋鐵路
目前巴西的礦石和大豆走的是好望角航線,從巴西直接橫跨大西洋,繞過非洲南端的好望角進入印度洋,再從馬六甲海峽過來進入南海。這條遠洋運輸航線比又窄又貴又慢的巴拿馬運河更好,以後兩洋鐵路還是需要鐵海聯運,光靠鐵路是不行的。
另外,修建兩洋鐵路還有一個重要意義是改善巴西內陸地區的交通,巴西的大豆和鐵礦石都在內陸地區。即便是走海運,也需要用鐵路把鐵礦石和大豆運到港口再裝船,這是很有必要的。

再加上我國可以把出口的商品用船運到錢凱港,再用鐵路運到巴西內陸城市,這樣輪船來回不用跑空趟,可以滿載而去、滿載而歸。
綜合考慮共建兩洋鐵路還是有利的,不過應該有胡蘿蔔加大棒,那樣才能保證經濟利益。先把醜話說到前頭,萬一巴西換了親美的就很難收場了,大家覺得對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