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緊”緩解:同業存單利率回落,銀行平穩跨過年中考

由 財經雜誌 發佈於 財經

'25-07-02



由於存款利率一降再降,銀行存款向貨幣基金等非銀產品搬家,導致銀行“錢緊”,需要通過同業存單來補充負債


文 |《財經》研究員 程維妙
編輯 |張穎馨

“年中考”已至,此前提價發行以解“錢緊”的銀行大額存單,利率出現回落。據全國銀行間同業拆借中心數據,6月下旬,一年期同業存單(AAA)利率下降至1.64%附近,較5月底下降了約6個基點(1基點=0.01%)。
同業存單是銀行在全國銀行間市場上發行的記賬式定期存款憑證,與存款一樣,是銀行負債來源之一。
此前,在5月20日新一輪存款利率下調後,銀行同業存單利率不降反升:部分國有大型銀行一年期同業存單的參考收益率升至1.7%附近(對應AAA曲線);主要對應城商行和農商行的一年期同業存單(AA+)到期收盤收益率曲線,更一度超過1.76%,達到階段高點。
行業機構普遍認爲,由於存款利率一降再降,銀行存款向貨幣基金等非銀產品搬家,導致銀行“錢緊”,需要通過同業存單來補充負債。中國人民銀行最新數據顯示,今年5月,非銀存款單月增加近1.2萬億元,創下近十年同期新高。
此外,6月存單到期規模超4萬億元,爲近年來最大值,銀行到期續發壓力大,因此提前提價發行。
實際上,2024年以來,隨着“手工補息”整改、非銀同業存款利率優化等政策出臺,銀行體系存款增速明顯下降。《財經》從一位股份行支行財富業務經理處瞭解到,該行去年因存款利率下降流失了許多存款大戶,有的單筆轉出達上千萬元。
爲補充資金缺口,部分銀行通過增加同業存單備案規模的方式補充負債。
東方財富Choice數據顯示,工商銀行、建設銀行、中國銀行、農業銀行、交通銀行、郵儲銀行六大國有行2025年度計劃發行人民幣同業存單合計約10.65萬億元,較2024年度增長約3.45萬億元。其中工商銀行2025年將計劃發行額度提高了1萬億元,增幅80.97%;華夏銀行、興業銀行、中信銀行等全國性股份制銀行的備案規模增幅也超過30%。
今年開年,同業存單發行就呈現出量價齊升的趨勢。據廣發證券發展研究中心統計,截至5月30日, 部分銀行同業存單備案額度已接近使用上限。其中,兩家國有銀行年度存單備案使用規模已超過90%。
不過6月以來,央行長短端流動性投放疊加提前公佈1萬億元買斷式逆回購操作,爲市場注入流動性,全月資金體感寬鬆。對應“天量”到期規模,同業存單發行整體呈現量升價跌。據東方財富Choice數據,6月有三週同業存單償還總額超過萬億元,不過從淨融資情況看,其中兩週淨融資規模爲負,利率則自6月初就見頂回落。
跨過年中時點,流動性會否繼續維持寬鬆?
“往後看,7月資金擾動因素比6月少,而且央行可能保持進一步呵護,資金中樞或繼續下移,但需要注意資金波動或加大。”財通證券固收孫彬彬團隊分析稱。
同業存單利率將怎麼走?不少業內機構認爲,當前同業存單利率存在下行空間。
招商銀行研究院表示,同業存單市場有望重回偏強運行。資金面已經處於較爲緩和的狀態,但存單短期或難大幅回落,主要是銀行中長期負債端穩定性還有待持續呵護。預計下半年貨幣寬鬆週期將延續,央行維持精準投放,資金利率有望跟隨政策利率進一步下移。一年期AAA同業存單利率整體趨於穩中有降,下半年下行空間或在10個-20個基點。
中郵證券固收分析師梁偉超從資負定價角度分析稱,現階段國有銀行、全國性股份制銀行同業存單的理論波動區間應在1.4%到1.8%之間,以1.6%爲合理定價中樞,其中1.8%是資負定價頂;實際波動中,更需要關注供需交易形成的頂部位置。“1.6%或是未來資金下行後國有銀行、股份制銀行同業存單的合理定價中樞,1.7%具備明顯的配置價值。”

責編 | 王禕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