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財經《經濟信息聯播》)《加快推進種業振興》系列報道今天關注蔬菜種業。蔬菜是我國僅次於糧食的第二大農作物。據瞭解,目前,我國的蔬菜種子自給率接近91%,有力保障了“菜籃子”的豐富性。

不過,目前市場上常見的蔬菜中,仍有一些蔬菜品種高度依賴進口,特別是在高端設施農業領域。高品質長季節番茄品種就是其中之一。那麼這種進口番茄種子究竟有什麼樣的優勢?產業現狀又是如何呢?

在山西晉中的一處番茄種植園,佔地15萬平方米的現代化溫室裏,種植的串收番茄種子都是來自法國。企業負責人告訴記者,早在2018年,他們就開始種植這種進口番茄種子。這種番茄產量高、品相好,而且糖酸比適中、抗病性強,也更適合玻璃溫室的設施農業種植。

山西田森杜氏番茄科技有限公司技術總監 李佳幸:我們從去年9月份定植的,從12月份開始採收,一直可以採收到今年8月份。一年(每株)大概可以生長30串至40串,一平方米產量在15公斤左右。比國產的相似品種,大概產量能高2到3倍。

據介紹,目前,這家山西企業每年收穫的串收番茄,在2500噸左右,卻依然經常供不應求。

記者在採訪中瞭解到,這種串收番茄,目前每一粒種子成本,比一般國產番茄種子的價格高出近十倍。這個15萬平方米的玻璃溫室,種一季番茄,光進口種子就需要200萬元。專家表示,目前我國番茄種子進口依賴度在20%左右,其中,長季節串收番茄種子的進口依賴度,達到了100%。

不僅是優質番茄,像青花菜、胡蘿蔔的優質品種,也存在進口依賴現象。海關統計數據顯示,2024年,我國種植用的種子、果實及孢子進口金額爲4.58億美元,其中,蔬菜種子進口金額2.45億美元,佔比接近53%。
轉載請註明央視財經
編輯:安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