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球風險投資版圖中,全球華人風投家羣體正以獨特的跨文化優勢和創新敏銳度重塑資本流動的邏輯。
回溯三十年,全球華人風投家在全球資本的詭譎浪潮中精準識別技術變革的航標,由他們提攜的偉大應用與企業,既是時代贈與投資人的豐沃回報,也是全球華人風投家寫給世界的價值宣言。”
風險投資起源於20世紀中期的美國,直到20世紀90年代,中國市場上正式引入風險投資制度,華人風投家開始在中國、美國等市場上活躍,漸成氣候,隨即進入體系化繁榮的階段。
三十年來,華人風投家以自身跨國別的雙棲思維,以“無國界資本”的角色,精準捕捉創新機會,扮演着全球商業版圖重構推動者的角色。
在中國市場上,華人風投家們主導的多幣種基金,曾催生今日頭條、美團、拼多多、滴滴、小米等多家大型互聯網企業;也成功將中國移動互聯網的成熟模式複製到全球,在東南亞投出Grab、Go-Jek、極兔快遞等創新巨頭;當下,華人風投家又以“Long China”策略支持TikTok、泡泡瑪特、SHEIN等公司的出海全球化策略,推動大型全球化公司的出現。他們從硅谷到中國,又從中國到東南亞、中東,再到硅谷,他們既成就中國模式,又輸出中國模式,並深度參與全球技術和商業變革中,顯而易見,華人風投家的全球影響力已不容忽視。
作爲始終關注全球產融聯動的權威媒體平臺,《財經》持續見證全球創新資本格局的深刻變革。爲記錄這些變革背後的關鍵力量,《財經》發起“《財經》全球華人風險投資家&CVC系列評價”,致力構建全球一級市場投資領域的價值座標。其中《財經》全球華人風投家TOP50評價聚焦在全球主要風險投資市場持續創造超額回報,以前瞻性佈局推動技術變革與產業創新的華人投資領袖。
“全球華人風投家”羣像洞察:
1、跨文化的共情能力及理解力。
華人風投家大多擁有全球頂尖教育背景、不同國家的創業經歷,以及多文化多語言的生活經歷,他們深刻理解東西方市場規則的不同,可以在商業文化、監管環境和消費者心理上做出更準確的決斷。在不同文化背景間自如的切換爲他們的多地投資業務打下良好基礎。

2、創投生態的超級樞紐
全球華人風投家有能力融入並構建自己的可覆蓋全球的LP(有限合夥人)網絡和頂級創業者社羣,這使得他們成爲連接海外技術與中國市場,中國資本與全球項目以及不同區域創業團隊的超級樞紐。他們依靠靈活而又多元的生態網絡,轉化爲自己的資源和戰略能力,進而推進被投企業出海全球化的進程,或幫助“生而全球”的被投企業獲得發展。

3、新生代風投家的融入全球創投生態網絡的時間更早,兩代人在投資經營方法上有差異。
全球華人風投家領航者和新生代的平均年齡差在15年,其中新生代風投家的平均年齡僅35歲,領航者的平均年齡在50歲,整體年齡跨度從32歲至65歲;全球華人風投家領航者無論年齡仍全部活躍在投資一線,敢於在技術爆發早期下注,投資業績能穿越週期。新生代們則展現出與前輩截然不同的投資方式,他們尤其在AI、量子計算、醫療健康等最前沿領域展現出極強的學習能力和投資膽識;
全部入選者中,92%的入選者除了是投資合夥人之外,也是該機構的創始人或CEO,承擔着除投資以外的多重管理職能。


穿越週期捕獲巨鯨
“真正的價值發現在於識別那些能重構產業底層邏輯的技術變量。巨鯨從未屬於幸運的漁夫,只向熟知洋流、耐得住寂寞的獵手顯露脊背。”
穿越週期的華人風投家,拒絕短期博弈,以“等待鯨啼”的堅韌對抗市場噪聲,他們所展現的,遠非偶然的運氣或單一案例的成功,而是積澱出可複製、可持續、可迭代的系統性投資能力,並在不同市場週期、不同技術浪潮、不同地域文化中多次驗證這種能力。
紅杉資本合夥人Alfred Lin,移動互聯網時代,他投資的兩家公司愛彼迎和DoorDash成爲2020年IPO募資金額名列前茅的兩宗IPO,一度讓紅杉資本所持股份市值總價超過230億美元,也讓紅杉資本再次收穫鉅額回報。AI時代來臨,2021年,Alfred Lin以140億美元估值完成對OpenAI的投資,四年後的今天,OpenAI的估值達到3000億美元,這筆交易的回報或將超過20倍。
在中國市場上,AI、具身智能無疑是投資熱點,頭部機構希望在人機共生時代佔尋求一張入場券。杭州“六小龍”之一人形機器人公司宇樹科技,近期宇樹科技已完成C 輪融資交割,早期也獲得了順爲資本創始合夥人許達來、Monolith礪思資本創始合夥人曹曦等一衆風險投資家的支持,這些風險投資家也曾在移動互聯網時代捕獲國民級的應用和互聯網基礎設施類公司。
不少華人風投家在TMT、科技、消費、醫療、碳中和等多個投資領域也各有斬獲。知壹投資(InnoVision Capital)創始人、CEO趙福曾任KKR前亞洲創始時期團隊成員及中國區核心高管,2016 年創立知壹投資,目前單獨及聯合管理基金總規模近 200 億人民幣,曾在移動互聯網時代投資貝殼、京東物流、58等公司,又在碳中和、AI領域提前佈局,醫療健康公司紐福斯、新能源企業綠控傳動、AI算力領先企業奕斯偉計算已成爲獨角獸企業,所投現製茶飲公司滬上阿姨剛剛在港股成功實現IPO。

代際更迭生而全球
此次評價組織過程中,評委會欣喜地發現,華人風投家羣體的代際更替與傳承,絕非簡單的年齡迭代,而是伴隨着知識結構、投資理念、資源網絡和全球化策略的躍遷。同創業公司“生而全球”的趨勢類似,新一代風投家及生態也展現出“生而全球”的成長態勢。
據不完全統計,華人風投家的投資版圖已覆蓋90%的全球高增長賽道,華人風投家在全球風險投資生態中從“點”(直接投資項目)到“面”(成爲全球基金LP)的戰略佈局,開始對全球創新和資本格局施加結構性影響。部分華人風投家基於基金管理人(GP)和有限合夥人(LP)雙重身份,展現着“資本+管理”複合能力,嘗試推動全球創新價值鏈的重組。
新一代華人風險投資家如 Conviction創始人Sarah Guo、UpHonest Capital 創始合夥人郭威、Fusion Fund 創始/管理合夥人張璐、BAI資本合夥人趙鵬嵐等,以深度洞察和敏捷實踐,突破硅谷傳統權力結構,在AI原生應用、硬科技和新興市場等領域重新定義風險投資的邊界與價值。如張璐,她和她的團隊將斯坦福等高校的技術創新與強大的產業網絡相結合,在醫療AI、太空科技,AI基礎設施等前沿領域,構建系統性優勢,推動前沿技術從科研走向產業化落地。
Oak Grove Ventures創始合夥人施襄管理資產超2 億美元,已經投資Nomad Capital、Draper Dragon、Uphonest、Shangbay Capital等10 多家基金公司,成爲全球知名風險投資基金的有限合夥人(LP)。同時,他作爲直接投資者GP,積極跨境佈局,精準識別並投資SpaceX、Neuralink 等海外具有顛覆性技術等80多家初創公司,其投資的Gemini 估值 70 億美元,展現出對前沿科技領域的精準佈局能力。
很多新生代華人風投家早年赴海外頂尖學府留學,系統接受西方教育,浸潤於多元文化環境。他們擁有更天然的國際化思維、語言能力和跨文化溝通技巧,對全球新興趨勢的感知更爲敏銳和直接。他們能更自如地融入全球頂級創投圈層,並在跨境項目中擔任“文化翻譯”和“信任橋樑”。Inception Capital 創始人兼管理合夥人 David Gan,致力於連接北美與亞洲的創投生態,自2016 年以來,他的投資組合總額已超過八千萬美元,涵蓋全球 60 多家科技企業,部分項目回報超百倍。

“Long China”策略的全球落地
“當今世界,深刻演變中的全球宏觀格局與加速推進的出海全球化浪潮相互交織,正重塑着全球商業競爭的邊界。”
部分華人風投家曾親身經歷或深入研究過中國移動互聯網、電商、消費升級、供應鏈優化等領域的爆發式增長和獨特模式創新,主動在全球範圍內尋找能複製、迭代或受中國模式啓發的創業機會,併成爲其關鍵的資本推手和戰略顧問,成功實現“Copy from China”。很多投資人通過“陪跑式投資”覆蓋從種子輪到超級獨角獸的全週期。
ATM Capital 創始人屈田投資極兔速遞(J&T Express)是經典案例之一。2017年,屈田在印尼雅加達創立了專注於東南亞投資的ATM Capital。基於自己的阿里戰投背景,剛到印尼時他把目光放在了電商領域。他發現本地物流效率低下,而中國快遞網絡已突破億級規模。隨後,ATM Capital不僅成爲極兔的首個機構投資者,更深度參與其戰略制定及發展,極兔速遞於2023年在港股上市,成爲東南亞“出海第一股”。
更有華人風投家通過資本、技術和運營的多重賦能,展現出在跨境資源嫁接、本土化運營、技術協同創新等維度的系統性能力,幫助被投公司更快地捕捉全球增長機遇,有效分散地域性風險,並最終構建出更具韌性和擴張潛力的商業生態。漢理資本合夥人錢晨有豐富的境內外投資併購經驗,主導投資和管理股權投資項目20餘個,包括加拿大太陽馬戲團、加拿大Vision7、豆盟科技(01917.HK)、美國GlobalEagle(ENT.US)和漫櫻互娛等,總金額逾20億美元。
在當下的投資市場,國資也在尋求更多元化、更市場化的出路。作爲創始合夥人之一,利城資本總經理曾翊晉聯合央企和地方國資,打造了央地合作的市場化投資機構,以產業需求和投資價值研判爲原點,從0到1搭建醫療大健康賽道橫縱座標的投資版圖,以創新業務孵化和投資併購等方式進行全產業鏈投資佈局,曾主導投資精鋒醫療、強聯智創、瑞萊生物、聯影醫療、第四範式等項目,取得了理想的超額收益。2025年,利城資本已投企業,精鋒醫療,與泌尿外科醫療器械全球領導者Dornier MedTech以及波蘭老牌醫療集團Meden-Inmed已簽署重大戰略合作協議。未來還將在歐洲落地首家精鋒手術機器人培訓中心,共推動中國高端醫療裝備在中東歐市場的深度落地。
正如在評價開始前所言:“在確定性喪失的時代,華人風投家正從不確定性中尋找力量。”
風險投資最大的確定性,恰恰源自那些敢於躬身入局的力量。回溯三十年,華人風投家在全球資本的詭譎浪潮中精準識別技術變革的航標,由他們提攜的偉大應用與企業,既是時代贈與投資人的豐沃回報,也是全球華人風投家寫給世界的價值宣言。
面向未來,華人風投家基於中國原始創新的星辰大海,在全球範圍內引領新範式,也有機會主導投出更多世界級的公司和應用,點燃重塑全球人類生活圖景的星火。


《財經》全球華人風險投資家TOP 50頒獎典禮將於北京時間2025年8月20日(周三)在北京舉行。
制榜方法:
華人風險投資家的評選,以全球化指標爲核心權重,按權重比例綜合考量背景履歷、二級市場指標、活躍度指標、DPI指標和社會影響力等。具體包括投資機構業務覆蓋全球市場的情況,教育背景和工作經歷,主導投資企業的IPO數量/被併購數量,以及IPO當前市值等。活躍度方面,考慮近三年投資項目數量和金額、項目增長倍數和收益,同時着重考慮DPI,同時,還考慮機構自身的品牌影響力及對社會經濟發展的貢獻等。由行業專家、學術機構等組成評價組委會,進行多維度考察和打分排名,並通過多方數據進行交叉驗證,並經綜合考量後評出了最終的入選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