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職有了新方向!數字化、智能化、綠色化技術帶來新崗位→

由 央視財經 發佈於 財經

'25-07-02

(央視財經《經濟半小時》)人社部近幾年公佈的新職業中,超過半數和新質生產力密切相關,調查顯示,當下與數字化、智能化、綠色化技術相關的新崗位供需兩旺,這些新崗位給年輕人提供了豐富多元的新機會。

福建福清擁有全球最大的汽車玻璃供應商的製造基地。在這裏,工業機器人的密度達到每萬人710臺,是全球平均水平的6倍,而訓練這些機器人的重任,就落在了企業裏“95後”“00後”的年輕人身上。

機械手作業員吳靖暉的崗位是汽車玻璃生產流程裏最後的工序,檢驗裝箱。光他這一個崗位,一天就要檢驗超過700片汽車玻璃,每片玻璃重達30公斤以上。過去,搬運玻璃拼的是體力,現在有了機械臂“幫忙”,的確減輕了體力,但給吳靖暉帶來了更大的挑戰。

吳靖暉告訴記者,他剛進廠的時候以爲自己是來打螺絲的,但沒想到這個崗位有這麼高的自動化程度。經過不到半年的企業培訓,他已經可以在筆記本上寫出一整套完整的機械手操作程序,還可以輕鬆根據玻璃的種類大小隨時調整程序參數。

從2023年起,這家企業對生產線進行大規模自動化、智能化改造,海外還開了10家工廠,目前迫切需要人工智能、生產工藝仿真、智能產線開發等方面的新型人才。

今年以來,這家企業的新項目基地,以及對原有項目進行智能化改造,累計新增就業6750人。傳統企業正在依託蓬勃新業態,培育就業增長的新動能。而一些熱門行業也成爲就業新高地。

這支“90後”的研發隊伍能夠挑大樑,企業的創新平臺功不可沒。在今年的校招中,這家企業招聘了300多名大學畢業生,從新材料研發,到國際化市場運營,企業的產品和產線在變,用人需求也在變。IT架構師、工藝技術師、數字化解決方案工程師都是他們近年來用人的新方向。

2024年,他們的紡化全球新產品銷售額佔比達15%左右。爲了培養員工適應新崗位,他們每年投入超1億元用於培養職工學習新技能。

從分層分類培訓課程到多崗輪崗的能力培養機制,再到重點項目的實踐歷練和人才市場的競聘機會,越來越多年輕人在這樣的舞臺實現了職業成長的閉環,而這也讓人才發展蛻變爲企業持續增長的核心驅動力。

轉載請註明央視財經

編輯:安琪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