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戶、補貼、評職稱,上海推“滬九條”培育網絡“大V”

由 財經雜誌 發佈於 財經

'25-07-15






數字經濟被視爲上海未來產業的重要領域,是經濟動能轉換中重要一環



文|《財經》記者 王靜儀

編輯|王延春


V的影響力早已走出網絡空間,如今,互聯網優質內容更被定位爲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軟實力

715日晨間,上海市委宣傳部、市委網信辦推出《上海市關於支持互聯網優質內容創作的若干舉措》(下稱滬九條),明確九條支持互聯網優質內容創作的扶持政策。

上海有16個行政區,以黃浦區、楊浦區兩區爲核心,建設在全球範圍具有影響力、引領力的互聯網優質內容創作集聚區。此前在5月,楊浦區就因爲UP主購房最高補貼200而引發廣泛關注,希望引來更多V進駐。

爲鼓勵互聯網優質內容創作,滬九條提出一系列直接惠及創作者本人的措施,包括:優先提供人才公寓及落戶等便利;推動全市地標景區、文博場館、重大節展賽會等開放,提供創作便利;優化互聯網優質內容創作者職稱評價通道,完善職業發展通道等。

在促進產業發展層面,滬九條也提出:對集聚區內成效顯著的公共服務平臺,以及全市範圍內表現突出的孵化器、產業園區,市級層面按市促進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專項資金管理要求,每年提供最高1000萬元獎勵;舉辦全球創作者大會、創新創業大賽等具有廣泛影響的品牌活動,打造行業高端交流交易平臺等措施。

新政出臺是一個明確的利好,因爲製作優質內容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需要一整個行業生態的呵護。往後一兩年或者兩三年的時間,上海市政府明確希望看到出來一些高質量內容,這和我們創作者以及全行業的內在期待不謀而合。一位身處上海的播客主理人對《財經》表示。

落戶、補貼、評職稱,政策頻加碼

上海對於互聯網優質內容創作的鼓勵,2025年的政策投入頻頻加碼。

715日發佈的滬九條,多次提到支撐”“配套開放,強調以服務導向和場景導向促進產業發展。

比如,將完善金融要素支撐,設立相關綠色通道;將支持集聚區提供共享辦公空間、行業交流空間,配備共享設施,提供工商登記、財稅諮詢、政策申報、版權確權等一站式服務。

再比如,向創作者開放更多公共資源與創作場景,推動全市地標景區、文博場館、重大節展賽會等向創作者開放,提供創作便利;支持國有企業、主流媒體與創作者開展業務合作。同時,鼓勵優質內容出海,並優化外籍創作者簽證服務。

再比如,加大人才引進力度,將平臺企業及MCN機構網絡信息內容多渠道分發服務機構納入重點文創企業名錄,拓寬職業技能評價、技能認定、職稱評審等範圍。

直接激勵也必不可少。滬九條中指出,對講好上海故事、中國故事且有較大影響力的,單項內容市級層面最高給予10萬元獎勵,並優先推薦申報國家及市級榮譽;科技賦能創作方面,對開展人工智能等技術賦能互聯網優質內容創作相關應用場景建設的主體,給予最高可達總投資30%的資金支持。

優質內容的時間、精力和成本都很高,僅從直接激勵的金額來看,對於音頻團隊來說,算是夠了;對於文字團隊來說,算是寬裕;但是對於視頻團隊來說,支持力度可以更大。政策試水之後,內容創作者期待更加寬鬆和扶持的政策環境。前述播客主理人對《財經》表示了期待。

此番市級政策發佈前,20255月,楊浦區就因爲UP主購房最高補貼200而引發廣泛關注。

2025年上海市楊浦區人才高質量發展大會發布的《楊浦區關於全球互聯網優質內容創作者優享計劃的實施細則》,人才分爲戰略創作人才、領軍創作人才和潛力創作人才三類,並推出包括人才安居保障、人才薪酬獎勵、孵化平臺共建、創作激勵支持等10條舉措,僅在購房一項上,就提供50-200萬元的補貼。

據多名內容創作者表示,已經關注到此項政策,有人已提出申請。但申請難度並不小,基本只針對平臺頭部,政策細則裏提到戰略創作人才賬號關注量爲所在互聯網平臺的前1%水平,相當於在B站百萬粉絲級別以上,抖音幾百萬粉絲體量以上。

“大V”數字經濟學

爲何上海如此重視互聯網內容創作?這是一本算得過來的經濟賬。

以楊浦區爲例,2024年,數字經濟首次成爲楊浦貢獻度最大的產業,細分領域的軟件和信息服務業規模已經超過3000億元,規模佔全市近五分之一

據楊浦區相關人士介紹,在線文娛產業鏈是楊浦12條重點產業鏈之一,2024年產值超過了800億元,成爲楊浦經濟動能轉換中重要一環。

上海楊浦新聞中心表示,希望打造V友好型生態圈,發揮科技創新+數字經濟”“大學+大廠特色優勢,構建以數字經濟爲主導的1+2+3+4創新型現代化產業體系,持續打響楊數浦品牌。

大學配大廠,上海楊浦新聞中心官方表示,匯聚了復旦、同濟、上財、上理工等10餘所知名高校和18萬名大學生的楊浦區,天然有着發展互聯網內容創作產業的基石。依託國家級文化產業示範園區和中國上海網絡視聽產業基地,楊浦已匯聚嗶哩嗶哩、小紅書、抖音、完美世界、疊紙遊戲等頭部企業,當地坐擁超8000家數字經濟企業。

在小紅書所在的黃浦區,互聯網內容創作對於經濟發展的帶動作用同樣顯著。黃浦區十四五規劃中,也將數字經濟等作爲未來產業的重要領域。

無論是B站的UP主生態,還是小紅書的KOL(關鍵意見領袖,網紅)經濟,這些平臺型企業自帶龐大用戶流量,爲網絡V提供了內容分發、商業變現和IP孵化的完整生態鏈。比如小紅書吸附了許多上下游企業,MCN機構希望落地黃浦區,靠近鏈主企業辦公,這不僅給黃浦區商務樓宇等行業帶來了商機,也對人才服務、法律服務等提出了新的要求。

黃浦區淮海中路街道辦事處副主任尉逸青介紹,小紅書這家生於斯長於斯的企業,甚至成了街道招商的金字招牌”——一句小紅書在這,抵過萬語千言。

文匯報報道,黃浦區科委副主任潘嫺表示,一家優質的互聯網內容生產企業,其上下游產業鏈中,除了互聯網VMCN機構,更重要的其實是容易被忽視的科技屬性。

譬如大模型研發,可爲用戶提供更加智能與精準的內容推薦,小紅書全資子公司研發的珠璣大模型,早就於去年上半年完成了國家生成式人工智能備案;硬件端,一家頭部國產芯片企業有意與其合作;此外,小紅書在海外影響力也不可小覷,有外企從小紅書瞭解上海,希望落戶外灘第二立面。

滬九條中寫,互聯網優質內容是上海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軟實力,而其背後的數字經濟,更被視爲未來產業的重要領域、經濟動能轉換中重要一環。


責編 | 張雨菲

封圖來源 | 視覺中國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