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5.3%增長的動能與挑戰

由 財經雜誌 發佈於 財經

'25-07-15





分季度看,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同比增長5.4%,二季度增長5.2%。從環比看,二季度國內生產總值增長1.1%。下半年,外部不穩定不確定因素較多,國內有效需求不足,經濟回升向好基礎仍需加力鞏固


文|《財經》記者 孫穎妮

編輯|王延春


上半年中國經濟成色幾何?

7月15日,國家統計局公佈了2025年上半年國民經濟運行情況。數據顯示,上半年,國內生產總值(GDP)660536億元,同比增長5.3%。分季度看,二季度GDP增長5.2%,較一季度的5.4%回落0.2個百分點。

供給端,大規模設備更新政策持續釋放對工業生產形成較強拉動。1月-6月,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4%,較1月-5月(6.3%)回落0.1個百分點。

消費方面,1月-6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45458億元,同比增長5.0%,比一季度加快0.4個百分點。其中,6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4.8%,較5月(6.4%)大幅回落1.6個百分點。

投資方面,1月-6月,全國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248654億元,同比增長2.8%,較1-5月(3.7%)回落0.9個百分點。分領域看,基礎設施投資同比增長4.6%,製造業投資增長7.5%,房地產開發投資下降11.2%。

外貿方面,上半年,貨物進出口總額217876億元,同比增長2.9%。其中,出口130000億元,增長7.2%;進口87875億元,下降2.7%。

就業民生方面,上半年,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平均值爲5.2%,比一季度下降0.1個百分點。上半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840元,同比名義增長5.3%,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5.4%。

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兼研究院院長溫彬表示,總體來看,上半年國內政策應對得當,中國經濟運行經受住了關稅戰衝擊,GDP增速維持在5%以上爲完成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打下良好基礎,隨着中美關稅談判取得積極進展,最艱難的時刻已經過去。然而,多位專家也提醒,國內有效需求不足問題依舊明顯,疊加下半年外貿環境不確定性仍在,穩增長政策進一步發力的概率相對上升,相關部門或在三季度推出新一輪增量政策,以進一步激發市場活力。

一、以舊換新拉動消費,居民消費傾向仍處低位


1月-6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5.0%,比一季度加快0.4個百分點。分月來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波動較大,1月-2月,3月、4月、5月和6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分別爲4.0%、5.9%、5.1%,6.4%和4.8%。

圖表來源:國家統計局


市場認爲,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在上半年的消費增長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數據顯示,1月-6月,限額以上單位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文化辦公用品類、通訊器材類、傢俱類商品零售額分別增長30.7%、25.4%、24.1%、22.9%。

其中,在消費品以舊換新以及“618”網絡促銷前置的雙重提振下,5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速達到6.4%,爲2024年初以來最高水平,大幅超出市場預期。但隨着這兩個提振因素在6月的減弱,6月消費品零售總額較5月大幅回落1.6個百分點。

中金公司研究部首席宏觀分析師張文朗分析,以舊換新方面,前期中央下達地方1620億元財政資金,按9:1比例估算上半年以舊換新總的財政資金爲1800億元,預計1-5月已經使用約1420億元,6月補貼金額可能在380億元左右,對社零增速的拉動約爲2.2個百分點,補貼金額和消費拉動較5月均有減少。網絡促銷方面,主流電商平臺將6·18活動前移至5月13日開啓,在提振5月消費的同時會透支6月消費。

1月-6月,基本生活類和部分升級類商品銷售增勢較好,限額以上單位糧油食品類、體育娛樂用品類、金銀珠寶類商品零售額分別增長12.3%、22.2%、11.3%。其中,體育娛樂用品類零售額的高速增長成最大亮點之一。

展望下半年,溫彬認爲,受以舊換新補貼規模下降、居民消費傾向仍處低位、居民消費能力有待改善等因素影響,預計社會消費品零售增速或將穩中有降。根據銷售數據推測,截至6月底,以舊換新國補消耗規模已達2100億元,佔總額度的70%。發改委表示後續額度將於7月和10月下發。由於消耗過快,各地正在對補貼政策進行調整,由此前的普惠式

Scroll to Top